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制度研究--以公司解散为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页
一、公司僵局的概述第9-13页
 (一) 公司僵局的概念第9-10页
 (二) 公司僵局的类型第10-11页
  1. 股东会僵局和董事会僵局第10页
  2. 表决权均等僵局和否决权僵局第10-11页
  3. 对抗的公司僵局和操纵的公司僵局第11页
 (三) 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分析第11-13页
  1. 人合公司的封闭特性第11-12页
  2、资本多数决机制第12页
  3. 公司董事的产生机制第12页
  4. 公司章程规定上的缺陷第12-13页
二、法院介入公司僵局纠纷的必要性和适用原则第13-15页
 (一) 法院介入公司僵局纠纷的必要性第13页
 (二) 法院介入公司僵局纠纷的适用原则第13-15页
  1. 商事主体维持原则第13-14页
  2. 竭尽其他救济原则第14页
  3. 分类介入原则第14-15页
  4. 股东起诉目的正当性原则第15页
三、对《公司法》第183条的评析第15-20页
 (一) 对《公司法》第183条的理解第15-19页
  1. 关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理解和认定第17-18页
  2. 关于"除解散外无其他途径解决"的理解和认定第18-19页
 (二) 适用《公司法》第183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19-20页
  1. 对"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要进行严格验证第19页
  2. 对"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这一条件要全面考量第19页
  3. 对股东解散公司的请求要审查其正当性第19-20页
四、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第20-30页
 (一)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演进及现状第20-21页
 (二)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在具体制度方面的完善第21-28页
  1. 审理案件适用的程序第22-23页
  2. 诉讼被告的确定第23-24页
  3. 原告股东资格的限定第24页
  4. 举证责任分配第24-25页
  5. 将调解设置为法院审判的前置程序第25-26页
  6. 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第26-27页
  7. 判决解散后公司清算事务的处理第27-28页
 (三) 完善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替代性措施第28-30页
  1. 建立强制股权收购制度第28-29页
  2. 引入非司法调解机制第29-30页
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5页
致谢第35-37页
研究生履历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
下一篇: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