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数字电视的优越性 | 第12页 |
·国内外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 第12-15页 |
·国外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 第12-13页 |
·国内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 第13-14页 |
·各标准的比较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6页 |
2 DTMB系统信道调制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数字调制的实现方法介绍 | 第16-20页 |
·QPSK(4PSK)调制 | 第16-18页 |
·MQAM调制 | 第18-19页 |
·OFDM调制概述 | 第19-20页 |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信道的特点 | 第20页 |
·DTMB系统的发送端结构 | 第20-21页 |
·星座映射和符号交织 | 第21-23页 |
·星座映射 | 第21-22页 |
·符号交织 | 第22-23页 |
·帧体形成 | 第23-25页 |
·OFDM帧结构 | 第23-24页 |
·帧体形成的概念 | 第24-25页 |
·OFDM调制原理 | 第25-28页 |
·OFDM调制的系统模型 | 第25-27页 |
·IFFT实现OFDM的理论推导 | 第27-28页 |
·调制系统的参数确定 | 第28-29页 |
3 DTMB信道调制技术实现方案的设计 | 第29-58页 |
·星座映射的设计 | 第29-32页 |
·串并转换 | 第30-31页 |
·符号存储地址 | 第31-32页 |
·符号交织的设计 | 第32-38页 |
·基于存储器的交织方法 | 第32-33页 |
·交织地址生成 | 第33-36页 |
·交织控制 | 第36页 |
·交织的实现 | 第36-38页 |
·帧体形成模块的设计 | 第38-43页 |
·Walsh序列和m序列 | 第38-39页 |
·TPS的形成 | 第39页 |
·频域交织 | 第39-41页 |
·系统信息插入的实现 | 第41-43页 |
·3780点IFFT的设计 | 第43-58页 |
·Cooley-Tukey算法 | 第44-45页 |
·PFA算法 | 第45页 |
·WFTA算法 | 第45-47页 |
·In-place,in-order算法 | 第47页 |
·3780点FFT算法研究 | 第47-53页 |
·WFTA算法的实现 | 第53-58页 |
4 模块的测试和仿真 | 第58-72页 |
·FPGA设计流程与方法 | 第58-59页 |
·硬件资源与Quartus II介绍 | 第59-62页 |
·Quartus II软件介绍 | 第59页 |
·GX-SOC/SOPC-Dve-Lab Platform开发平台介绍 | 第59-61页 |
·Cyclone II介绍 | 第61-62页 |
·卷积交织的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卷积交织的时序仿真结果 | 第62-63页 |
·卷积交织的MATLAB实现 | 第63页 |
·交织结果的matlab验证 | 第63-64页 |
·卷积交织的FPGA板级验证 | 第64-65页 |
·帧体形成模块的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3780点FFT的仿真分析 | 第68-72页 |
·3点WFTA的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3780点FFT的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5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A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