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27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植物叶片失绿黄化的原因 | 第10-13页 |
| ·植物的Fe 营养机理 | 第13-15页 |
| ·植物体内铁的生理功能及其再利用 | 第15-17页 |
| ·植株缺铁失绿的原因 | 第17-23页 |
| ·植物缺铁失绿与铁营养及诊断指标 | 第23-24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背景 | 第24-2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2. 浇灌水PH 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的影响 | 第27-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 ·样品采集 | 第27-28页 |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28-29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 ·对基质的化学和养分性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对叶片活性养分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对叶片全量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33-38页 |
| ·对叶片氮磷钾含量比例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对叶片活性铁和全铁比例的影响 | 第39页 |
| ·对叶片磷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对叶片钙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40页 |
| ·对叶片氮和硫比例的影响 | 第40页 |
| ·对叶片铁和锰比例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对叶片铁和锌比例的影响 | 第41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41-42页 |
| 3. 不同氮源和 pH 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的影响 | 第42-6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 ·样品采集 | 第43页 |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43-44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63页 |
| ·对基质化学和养分性质的影响 | 第45-47页 |
| ·对叶片活性养分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 ·对叶片全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50-59页 |
| ·对叶片氮磷钾含量比例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对叶片活性铁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60页 |
| ·对叶片磷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对叶片钙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对叶片氮和硫的比例的影响 | 第62页 |
| ·对叶片铁和锰的比例的影响 | 第62-63页 |
| ·叶片铁和锌的比例 | 第63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63-65页 |
| 4. HCO_3~-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的影响 | 第65-8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65-67页 |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65页 |
| ·试验材料 | 第65页 |
| ·试验方法 | 第65-67页 |
|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67-79页 |
| ·对基质化学和养分性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对叶片活性养分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69-72页 |
| ·对叶片全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72-76页 |
| ·对叶片氮磷钾含量比例的影响 | 第76-77页 |
| ·对叶片活性铁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77页 |
| ·对叶片磷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77-78页 |
| ·对叶片钙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78页 |
| ·对叶片氮和硫比例的影响 | 第78页 |
| ·对叶片铁和锰比例的影响 | 第78-79页 |
| ·对叶片铁和锌比例的影响 | 第79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79-80页 |
| 5. 铁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的影响 | 第80-9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80-82页 |
| ·试验材料 | 第80页 |
| ·试验设计 | 第80页 |
| ·样品采集 | 第80页 |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80-82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8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2-93页 |
| ·对基质的化学和养分性质的影响 | 第82-84页 |
| ·铁对叶片活性养分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84-86页 |
| ·对叶片全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86-91页 |
| ·对叶片氮磷钾含量比例的影响 | 第91页 |
| ·对叶片活性铁和全铁比例的影响 | 第91页 |
| ·对叶片磷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91-92页 |
| ·对叶片钙和铁比例的影响 | 第92页 |
| ·对叶片氮和硫比例的影响 | 第92页 |
| ·对叶片铁和锰比例的影响 | 第92-93页 |
| ·对叶片铁和锌比例的影响 | 第93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93-94页 |
| 6. 几种处理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较 | 第94-114页 |
| ·几种处理的新叶营养元素含量比较 | 第94-104页 |
| ·新叶活性铁锰含量比较 | 第94-95页 |
| ·新叶叶绿素含量比较 | 第95-96页 |
| ·新叶酶活性比较 | 第96-97页 |
| ·新叶全量营养元素比较 | 第97-104页 |
| ·几种处理的老叶营养元素含量比较 | 第104-113页 |
| ·老叶活性铁锰含量比较 | 第104-105页 |
| ·老叶叶绿素含量比较 | 第105-106页 |
| ·老叶酶活性比较 | 第106-107页 |
| ·老叶全量营养元素比较 | 第107-113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113-114页 |
| 7. 杜鹃花叶片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第114-126页 |
| ·叶片相关性分析 | 第114-121页 |
| ·新叶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4-119页 |
| ·老叶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9-121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121-125页 |
| ·新叶主成分分析 | 第121-123页 |
| ·老叶主成分分析 | 第123-125页 |
| ·讨论和小结 | 第125-126页 |
| 8. 结论 | 第126-128页 |
| ·讨论 | 第126页 |
| ·结论 | 第126-128页 |
| 图版 | 第128-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 个人简介 | 第137-138页 |
| 导师王百田教授简介 | 第138-139页 |
| 副导师聂立水副教授简介 | 第139-140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40-141页 |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