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42页 |
综述一 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 第10-37页 |
1. 颅脑损伤的分类 | 第10-13页 |
·按临床应用分类 | 第10-11页 |
·头皮伤 | 第10页 |
·颅骨骨折 | 第10-11页 |
·脑损伤 | 第11页 |
·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 第11页 |
·按伤情程度分类 | 第11-13页 |
2 颅脑损伤发生机理 | 第13-29页 |
·原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 | 第14-16页 |
·直接暴力 | 第14-15页 |
·加速性损伤 | 第14页 |
·减速性损伤 | 第14-15页 |
·挤压性损伤 | 第15页 |
·间接暴力 | 第15-16页 |
·挥鞭样损伤 | 第15页 |
·颅脊联合伤 | 第15页 |
·胸部挤压伤 | 第15-16页 |
·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 | 第16-29页 |
·创伤性脑水肿 | 第16-19页 |
·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 | 第16-17页 |
·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理 | 第17-19页 |
·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发生机理 | 第19-29页 |
·脑递质受体异常 | 第20-24页 |
·脂质过氧化反应 | 第24页 |
·钙超载 | 第24-26页 |
·低镁 | 第26页 |
·分子生物学 | 第26-29页 |
3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第29-30页 |
4 颅脑损伤的治疗及其进展 | 第30-37页 |
·手术治疗 | 第30-31页 |
·钻孔探查 | 第30页 |
·骨窗开颅 | 第30-31页 |
·骨瓣开颅 | 第31页 |
·开放伤清创 | 第31页 |
·非手术治疗 | 第31-37页 |
·降颅压治疗 | 第31-33页 |
·脱水治疗 | 第31-32页 |
·激素治疗 | 第32页 |
·氧气治疗 | 第32页 |
·亚低温治疗 | 第32-33页 |
·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 第33页 |
·镇静及抗癫痫治疗 | 第33-34页 |
·脑神经保护药物 | 第34页 |
·中枢兴奋药 | 第34页 |
·脑代谢促进药 | 第34页 |
·钙通道拮抗剂 | 第34页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 | 第34-36页 |
·观念的更新 | 第34-35页 |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 第35页 |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 第35-36页 |
·神经干细胞移植方法学研究进展 | 第36页 |
·基因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前景 | 第36-37页 |
综述二 液体疗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37-42页 |
1 过去对液体疗法在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的理解 | 第37页 |
2 颅脑损伤液体疗法不必限制液体与钠的研究与理论根据 | 第37-38页 |
3 颅脑损伤液体疗法几种不同液体的应用 | 第38-42页 |
·等渗电解质液的应用 | 第38-39页 |
·高渗性电解质液的应用 | 第39页 |
·胶体液的应用 | 第39-42页 |
·右旋糖酐 | 第40页 |
·羟乙基淀粉 | 第40页 |
·琥珀酰明胶 | 第40页 |
·白蛋白 | 第40-42页 |
液体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 第42-55页 |
摘要 | 第42-43页 |
临床资料 | 第43-48页 |
1 选择标准 | 第43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43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43页 |
·剔出标准 | 第43页 |
·退出标准 | 第43页 |
2 研究对象 | 第43-47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47-48页 |
诊断标准 | 第48-49页 |
治疗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