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序言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概览 | 第13-15页 |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方向 | 第13-14页 |
·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机制和溢出途径 | 第14页 |
·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从"创新能力"角度研究FDI | 第17页 |
·从"区域"角度研究FDI | 第17-18页 |
2 FDI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理论 | 第18-19页 |
·发展主义理论 | 第18页 |
·经济民族主义观理论 | 第18-19页 |
·依附理论 | 第19页 |
·国际技术转移理论 | 第19-21页 |
·技术差距理论 | 第19-20页 |
·技术转移选择论 | 第20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1页 |
·FDI的技术溢出理论 | 第21-23页 |
·横向联动效应 | 第21-22页 |
·垂直联动效应 | 第22-23页 |
·技术引进与创新阶段理论 | 第23-25页 |
3 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25-35页 |
·区域创新能力 | 第25-26页 |
·区域创新能力内涵 | 第25页 |
·区域创新能力结构 | 第25-26页 |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 第26页 |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 | 第28-35页 |
·模型的建立以及各项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数据的获得以及对数据的简单分析 | 第29-31页 |
·运用EXCEL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4 FDI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 | 第35-46页 |
·区域创新系统 | 第35-37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界定 | 第35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架构 | 第35-36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 | 第36-37页 |
·FDI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正面影响 | 第37-41页 |
·FDI对创新主体的影响 | 第37-40页 |
·FDI对创新环境的影响 | 第40-41页 |
·FDI对创新网络的影响 | 第41页 |
·FDI对区域创新的负面影响 | 第41-43页 |
·控制技术溢出,阻碍当地自主研发 | 第41-42页 |
·争夺资源,削弱当地技术创新能力 | 第42页 |
·使我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对外资产生依附关系 | 第42页 |
·中国企业的人才流失及逆向技术扩散严重 | 第42-43页 |
·制约FDI对我国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的原因 | 第43-46页 |
·外商角度 | 第43-44页 |
·自身角度 | 第44-46页 |
5 相关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充分利用FDI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回流 | 第46-47页 |
·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获取能力 | 第47-48页 |
·注重自主创新的内生性,不断强化企业学习能力 | 第48页 |
·利用竞争机制和FDI配套促使跨国公司不断转移技术 | 第48-49页 |
·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9页 |
·营建良好区域创新环境加速有效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人才方面 | 第49-50页 |
·产业方面 | 第50页 |
·引资方面 | 第50页 |
·政府方面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