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现实主义独尊时代的文论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 | 第10-16页 |
(一) 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写作回顾 | 第10-14页 |
(二)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论” | 第14-16页 |
1.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论”的提出 | 第14页 |
2.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论”的具体内涵 | 第14-15页 |
3. “文学社会意识形态论”评析 | 第15-16页 |
二、文学理论的心理学建构尝试:《艺术链》 | 第16-22页 |
(一) 文化及学理背景 | 第16-20页 |
(二) “文学心理造型”论 | 第20-22页 |
1. “文学心理造型”论的提出 | 第20页 |
2. “文学心理造型”论的内涵 | 第20-21页 |
3. “文学心理造型”论辨析、评价 | 第21-22页 |
三 新时期的主导性文艺学教材:《文学理论教程》 | 第22-26页 |
(一) 学术背景 | 第22-23页 |
(二)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第23-26页 |
1.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形成 | 第24页 |
2.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内涵 | 第24-25页 |
3.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评价 | 第25-26页 |
四 后现代语境下的文论教材:《文学理论新读本》 | 第26-33页 |
(一) 后现代文化语境描述 | 第26-28页 |
(二) 历史主义文学观 | 第28-33页 |
1. 历史主义文学观的形成 | 第28-30页 |
2. 历史主义文学观的基本含义 | 第30-31页 |
3. 历史主义文学观的评析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