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大豆蛋白的研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2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23页 |
·硒的主要存在形式 | 第11-14页 |
·硒与人体健康 | 第14-16页 |
·硒在富硒生物体中的赋存形态 | 第16-17页 |
·稀土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17-19页 |
·自由基的危害 | 第19页 |
·富硒食品的开发 | 第19-22页 |
·富硒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富硒黄豆芽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以不同品种黄豆为原料的富硒黄豆芽制备 | 第26页 |
·稀土富硒黄豆芽的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添加不同稀土元素富硒黄豆芽的制备 | 第26-27页 |
·添加不同浓度稀土La 富硒黄豆芽的制备 | 第27-28页 |
·富硒大豆蛋白的提取方法 | 第28-29页 |
·富硒黄豆芽粉体中总硒及有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样品的消化方法 | 第29-30页 |
·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30页 |
·总硒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有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1页 |
·富硒大豆蛋白红外光谱测定 | 第31页 |
·富硒大豆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方法 | 第31页 |
·富硒大豆蛋白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清除羟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稀土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富硒黄豆芽中总硒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34-38页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硒元素的标准曲线绘制 | 第34页 |
·富硒黄豆芽中总硒含量的分析 | 第34-35页 |
·不同黄豆品种培养出的富硒黄豆芽富硒量的分析 | 第35-36页 |
·稀土富硒黄豆芽中总硒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富硒黄豆芽中有机硒含量的分析 | 第38-40页 |
·硒培养液浓度与有机硒含量的测定分析 | 第38-39页 |
·稀土元素对有机硒含量的影响测定 | 第39-40页 |
·富硒大豆蛋白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富硒大豆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3页 |
·富硒大豆蛋白中氨基酸组分的分析 | 第43-45页 |
·富硒大豆蛋白抗氧化性分析 | 第45-46页 |
·清除羟自由基的测定分析 | 第45页 |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测定分析 | 第45-46页 |
·稀土含量的测定分析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硒培养液浓度和培养时间对黄豆芽富硒量的影响 | 第49页 |
·富硒大豆蛋白形成机理研究 | 第49页 |
·稀土元素对富硒黄豆芽富硒能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稀土元素促进黄豆芽富硒能力的机理分析 | 第50页 |
·富硒大豆蛋白抗氧化活性增强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富硒大豆蛋白产品开发展望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