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外对雨水的研究 | 第14-17页 |
| ·国外雨水径流的污染程度 | 第14-15页 |
| ·国内外雨水水质比较 | 第15-16页 |
| ·国外的雨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 第16-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 ·降雨屋面、路面径流的考察 | 第17-18页 |
| ·雨水中污染物的分布 | 第18页 |
| ·雨水的可处理性研究 | 第18-19页 |
| 2 城市屋面、路面雨水径流特点 | 第19-39页 |
| ·雨水收集 | 第19-21页 |
| ·采样点区域概况 | 第19页 |
| ·样品采集 | 第19-21页 |
| ·样品检测 | 第21页 |
| ·降雨特征 | 第21-22页 |
| ·径流污染 | 第22-24页 |
| ·降雨径流的污染程度 | 第22-23页 |
| ·径流水质与传统污水的比较 | 第23-24页 |
| ·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24-30页 |
| ·西安径流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24-28页 |
| ·西安雨水径流中污染物随时间的冲刷规律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 第28-30页 |
| ·初期冲刷效应 | 第30-34页 |
| ·初期雨水 | 第33页 |
| ·初期雨水的控制 | 第33-34页 |
| ·初期雨水收集量 | 第34-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3 雨水中的污染物分布 | 第39-46页 |
| ·城市雨水污染物分类 | 第39-40页 |
| ·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41-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 ·雨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4 雨水可处理性分析及评价 | 第46-62页 |
| ·单纯沉淀实验 | 第46-50页 |
| ·单纯沉淀实验 | 第46-47页 |
| ·实验内容 | 第47页 |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人工快速渗滤实验 | 第50-52页 |
| ·人工快速渗滤实验 | 第50-51页 |
| ·实验参数 | 第51页 |
|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 ·雨水中微生物的活性研究 | 第52-54页 |
| ·AO 原理. | 第52-53页 |
| ·AO 染色的操作步骤 | 第53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 ·水质矩阵与水质变换矩阵的提出 | 第54-55页 |
| ·水质矩阵与水质变换矩阵 | 第55-61页 |
| ·水质矩阵与水质变化矩阵概念 | 第55-59页 |
| ·本次试验的权重计算 | 第59-61页 |
| ·水质变换矩阵的处理结果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5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