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植物中抗坏血酸的研究进展 | 第14-29页 |
1.植物中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 | 第15-18页 |
·AsA在植物体的抗氧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15-16页 |
·AsA在光合作用和光合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 第16页 |
·AsA在细胞壁代谢和细胞膨大中的作用 | 第16页 |
·AsA对细胞分裂的影响 | 第16-17页 |
·AsA可作为一系列重要酶反应的辅因子(Cofactor) | 第17页 |
·AsA在植物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第17-18页 |
2.植物中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及代谢途径 | 第18-24页 |
·植物中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8-21页 |
·碳链倒位途径(inversion pathway) | 第18页 |
·邻酮醛糖途径(osone pathway) | 第18-19页 |
·L-半乳糖途径(L-galactose pathway或Wheeler-Smirnoff pathway) | 第19-20页 |
·可能的交替途径:糖醛酸转变途径(conversion of uronic acids) | 第20-21页 |
·抗坏血酸在植物细胞内的运输和代谢 | 第21-23页 |
·植物细胞内AsA的跨膜运输 | 第21-22页 |
·AsA在植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 第22页 |
·植物体内AsA的分解因素 | 第22-23页 |
·影响AsA积累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 第23-24页 |
·影响AsA积累的因素 | 第23页 |
·影响AsA积累的调控措施 | 第23-24页 |
3 植物AsA合成及代谢循环的相关酶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AsA合成相关酶 | 第24-26页 |
·AsA代谢循环酶 | 第26-28页 |
4 铜胁迫与植物AsA相关酶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7-83页 |
第一章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AsA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GalLDH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AAO、APX、MDAR和DHAR活性测定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不结球白菜鲜重的变化 | 第39-40页 |
·不结球白菜生长过程中AsA含量的变化 | 第40页 |
·不结球白菜生长过程中GalLDH活性的变化 | 第40-41页 |
·不结球白菜生长过程中AAO、APX、MDAR和DHAR活性的变化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二章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维生素C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47页 |
·含铜量测定 | 第47页 |
·AsA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GalLDH活性测定 | 第47页 |
·AAO、APX以及MDAR、DHAR活性测定 | 第47页 |
·SOD、POD和CAT活性测定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不结球白菜含铜量的变化 | 第48页 |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物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AsA含量及GalLDH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AAO、APX、MDAR和DHAR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章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58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56页 |
·光合作用 | 第56-57页 |
·叶绿素荧光 | 第57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57页 |
·含铜量测定 | 第57页 |
·AsA含量的测定 | 第57页 |
·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测定 | 第57页 |
·AAO、APX和DHAR活性测定 | 第57-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铜胁迫对植株生物量、含铜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铜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9-60页 |
·铜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60页 |
·铜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铜胁迫对AsA分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页 |
·铜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第四章 铜胁迫对不结球白菜GalLDH基因表达的影响和Southern杂交 | 第69-8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0-76页 |
·材料 | 第70-71页 |
·方法 | 第71-76页 |
·AsA含量测定 | 第71页 |
·Total RNA提取 | 第71页 |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 | 第71页 |
·引物设计 | 第71-72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72页 |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72页 |
·Southern杂交所需溶液及物品 | 第72-73页 |
·Southern杂交方法 | 第73-74页 |
·提取基因组DNA | 第73页 |
·Southern杂交探针的制备 | 第73-74页 |
·Southern杂交 | 第74-76页 |
·DNA的酶切及电泳 | 第74页 |
·转膜 | 第74-75页 |
·杂交 | 第75页 |
·显色 | 第75-76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76-80页 |
·Cu胁迫对AsA含量的影响 | 第76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76-77页 |
·GAPDH和GalLDH基因的PCR扩增 | 第77页 |
·标准曲线 | 第77-7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lLDH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78-79页 |
·不结球白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9页 |
·Southern杂交探针的制备 | 第79-80页 |
·Southern杂交检测GalLDH基因的拷贝数 | 第80页 |
3.讨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全文结论 | 第83-85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