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桥墩残余位移问题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页
   ·采取的研究方案第11-13页
第二章 地震残余位移比谱第13-29页
   ·引言第13-14页
   ·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作用下的残余位移比谱第14-20页
     ·残余位移比谱的定义第14-15页
     ·一条地震记录对应的残余位移比谱第15-17页
     ·对残余位移比谱S_(RDR)的分析第17-20页
   ·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作用下的残余位移比谱S_(RDR)第20-21页
   ·非近震无脉冲地震记录作用下的残余位移比谱第21-24页
   ·两类残余位移比谱的比较第24页
   ·滞回模型采用刚度退化模型的残余位移比谱第24-27页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残余位移比谱的应用第29-35页
   ·引言第29页
   ·平均残余位移比谱的应用第29-30页
   ·平均残余位移比谱的具体应用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脆弱性曲线第35-50页
   ·引言第35页
   ·建立脆弱性曲线的方法第35-36页
   ·应用能力谱方法建立脆弱性曲线第36-46页
     ·桥墩模型第38页
     ·脆弱性曲线参数的选择第38-39页
     ·界限状态的选择第39页
     ·建立桥墩脆弱性曲线第39-46页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建立脆弱性曲线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减小桥墩残余位移的措施第50-56页
   ·引言第50页
   ·无粘结钢筋束钢筋混凝土(UBRC)结构的简介第50-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主要结论第56-57页
   ·研究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音乐版权及商业模式研究
下一篇:web2.0下的户外旅游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