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 综述一 颈性眩晕治疗手法的分类 | 第9-17页 |
| 1 松解理筋法 | 第9-10页 |
| 2 点穴镇痛法 | 第10-12页 |
| 3 颈推拔伸牵引手法 | 第12页 |
| 4 整骨复位手法 | 第12-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 综述二 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发展和现况 | 第17-26页 |
| 1. 一指禅的历史发展 | 第17-18页 |
| 2. 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发展现况 | 第18-19页 |
| 3. 一指禅手法的临床应用 | 第19-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39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 | 第27-29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7-28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 研究结果 | 第29-33页 |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9-30页 |
| 2 临床表现 | 第30-31页 |
| 3 放射线检查结果 | 第31-32页 |
| 4 左右两侧NIRS 检测 | 第32-33页 |
| 5 病程与NIRS 检测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6页 |
| 1 通过NIRS 对颈性眩晕机理的探讨 | 第34-35页 |
| 2 颈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 第35页 |
| 3 颈性眩晕与病程的关系 | 第35页 |
| 4 颈椎的不稳定性 | 第35-36页 |
| 5 临床观察对手法的指导意义 | 第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