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行政程序证据论 | 第9-14页 |
一、行政程序证据概念 | 第9-10页 |
二、行政证据与刑事、民事证据的关系 | 第10-11页 |
三、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关系 | 第11-14页 |
(一) 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联系 | 第11-12页 |
(二) 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区别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行政程序证据合法性的概念及功能分析 | 第14-24页 |
一、行政程序证据合法性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行政程序证据合法性的功能分析 | 第16-24页 |
(一) 证据合法性:实现权力与权利平衡 | 第16-20页 |
(二) 证据合法性:连接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的链条 | 第20-21页 |
(三) 证据合法性:实现程序正义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行政程序证据合法性的标准 | 第24-31页 |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证据合法性标准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二、证据合法性标准的内容 | 第25-29页 |
(一) 证据的形式合法 | 第25-26页 |
(二) 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主体合法 | 第26-28页 |
(三) 收集或提供证据的程序合法 | 第28-29页 |
(四) 证据的内容合法 | 第29页 |
三、不符合合法性标准的证据的法律效力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 第31-43页 |
一、行政程序非法证据的概念及效力 | 第31-33页 |
(一) 行政程序中的非法证据的概念研究 | 第31-32页 |
(二) 行政程序中的非法证据的效力分析 | 第32-33页 |
二、我国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 | 第33-43页 |
(一) 确立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二) 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基础 | 第34-35页 |
(三) 我国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及评价 | 第35-41页 |
(四) 我国行政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模式选择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