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电场等离子体降低汽油机尾气排放污染的净化装置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汽油机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成分 | 第10页 |
| ·一氧化碳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0页 |
| ·氮氧化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0页 |
| ·碳氢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10-11页 |
| ·发动机排气净化技术 | 第11-12页 |
| ·前处理 | 第11页 |
| ·机内措施 | 第11-12页 |
| ·机外净化措施 | 第12页 |
|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排放控制技术 | 第12页 |
| ·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5页 |
| ·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页 |
| ·国外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等离子体技术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2 等离子体净化发动机尾气的机理研究 | 第16-26页 |
| ·高压脉冲放电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 ·气体放电各阶段 | 第16-17页 |
| ·汤生放电理论 | 第17-18页 |
| ·流柱理论 | 第18-19页 |
| ·电晕放电 | 第19-22页 |
| ·等离子体 | 第22页 |
| ·等离子体净化发动机尾气的机理 | 第22-25页 |
| ·等离子体净化污染物的基本过程 | 第22-23页 |
| ·自由基的产生 | 第23-24页 |
| ·等离子体净化CO NO HC 的机理 | 第24-25页 |
| ·本章小节 | 第25-26页 |
| 3 等离子体净化器及电源设计 | 第26-35页 |
| ·净化器的设计 | 第26-29页 |
| ·反应器的设计 | 第26-27页 |
| ·净化器的设计 | 第27-29页 |
| ·电源设计 | 第29-34页 |
| ·电源电压形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 ·电源参数的选择 | 第30-31页 |
| ·电源方案的确定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模拟实验研究放电参数对净化率的影响 | 第35-44页 |
| ·实验装置 | 第35-36页 |
| ·标准气体模拟实验 | 第36-43页 |
| ·放电参数对NO 净化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 ·放电参数对CO 净化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放电参数对HC 净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综合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实验研究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62页 |
| ·发动机台架实验 | 第44-58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44-46页 |
| ·转速对净化率的影响 | 第46-52页 |
| ·负荷对净化率的影响 | 第52-57页 |
| ·综合 | 第57-58页 |
| ·整车循环工况实验 | 第58-61页 |
| ·实验设备 | 第58-59页 |
| ·实验方案及结果 | 第59-6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建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