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研制与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理论及经典模型 | 第14-27页 |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报模型 | 第15-26页 |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 第15-17页 |
·灰色系统分析模型 | 第17-20页 |
·Kalman滤波模型 | 第20-24页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 | 第27-3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7-28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29-30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0页 |
·软件环境 | 第30页 |
·硬件环境 | 第30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逻辑视图 | 第30-31页 |
·系统功能 | 第31页 |
·系统设计特点 | 第31-32页 |
·监测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监测数据更新 | 第32页 |
·关键点考虑 | 第32页 |
·系统的运行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系统的数据处理及预警预报 | 第34-53页 |
·外业数据采集 | 第34-39页 |
·全站仪数据 | 第34-36页 |
·GPS数据 | 第36-38页 |
·测斜仪数据 | 第38-39页 |
·监测数据的传输 | 第39-40页 |
·PIMCIA记录卡 | 第39页 |
·电缆传输 | 第39-40页 |
·水平位移监测数据的处理 | 第40-41页 |
·水平位移表 | 第40-41页 |
·数据平差计算 | 第41页 |
·监测点破坏问题的处理 | 第41-43页 |
·监测信息的组成 | 第42页 |
·被损坏监测点的恢复与处理 | 第42-43页 |
·变形预测 | 第43-49页 |
·预测模型 | 第43-47页 |
·影响变形因子 | 第47-48页 |
·预测结果输出 | 第48-49页 |
·变形预警判断方法 | 第49-51页 |
·预警等级确定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系统在某栏渣坝及高填方路基监测中的应用 | 第53-61页 |
·工程概况 | 第53-54页 |
·监测方案 | 第54-56页 |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 第54-55页 |
·监测频率、影响因子和预警值 | 第55-56页 |
·监测数据与预测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数据预测过程 | 第56-58页 |
·结果对比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