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家纸马符的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壮家纸马符”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壮家纸马符在制约中生成的特性 | 第13-26页 |
一、人和信仰合作造就的特性 | 第13-19页 |
(一) 创作的主题内容 | 第14页 |
(二) 民俗特性 | 第14-16页 |
(三) 宗教特性 | 第16-18页 |
(四) 符号特性 | 第18-19页 |
二、传统制约下秉承的特性 | 第19-23页 |
(一) 工艺特性 | 第19-23页 |
三、功利制约下推动的特性 | 第23-26页 |
(一) 装饰特性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壮家纸马符在演绎中主张的特性 | 第26-32页 |
一、个性化 | 第26-30页 |
(一) 对称 | 第27页 |
(二) 均衡 | 第27-28页 |
(三) 重复组合排列 | 第28-29页 |
(四) 复合式 | 第29-30页 |
二、科技时代的商品性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课题实践与认识 | 第32-42页 |
一、课题实践 | 第32-36页 |
(一) 构图手法 | 第32-34页 |
(二) 表现语言 | 第34-35页 |
(三) 材料实践 | 第35-36页 |
二、课题实践的认识 | 第36-42页 |
(一) 从传统的角度看纸马符 | 第36页 |
(二) 用现代的眼光看纸马符 | 第36-37页 |
(三) 纸马符与现代构成 | 第37-40页 |
(四) 纸马符与现代装饰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壮家纸马符的保护和传承 | 第42-45页 |
一、信息时代与传统传承 | 第42-43页 |
(一) 信息时代 | 第42页 |
(二) 传统传承 | 第42-43页 |
二、政策的保护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