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联盟模式的中国企业发展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言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形式 | 第13-17页 |
·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与述评 | 第13-14页 |
·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14-15页 |
·战略联盟的形式 | 第15-17页 |
·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马克思的协作理论对企业战略联盟的解释 | 第17-18页 |
·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战略联盟的解释 | 第18-19页 |
·价值链理论对企业战略联盟的解释 | 第19-20页 |
·其它理论解释 | 第20-21页 |
·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动机 | 第21-23页 |
·提高研发能力 | 第21页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21-22页 |
·减少过度竞争 | 第22页 |
·实现资源共享 | 第22页 |
·开拓新的市场 | 第22-23页 |
3. 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力量——战略联盟 | 第23-29页 |
·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成 | 第23-24页 |
·内部扩张的成长方式 | 第23页 |
·并购的成长方式 | 第23-24页 |
·构建战略联盟的成长方式 | 第24页 |
·战略联盟的优势 | 第24-25页 |
·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9页 |
·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4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特点 | 第29-31页 |
·联盟主体由国外向国内企业转移 | 第29页 |
·联盟组成多样化 | 第29-31页 |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中外合作比重过大 | 第31页 |
·较低层次上的联盟 | 第31页 |
·对联盟的战略意义认识不清 | 第31-32页 |
·制度原因 | 第32页 |
·诚信危机 | 第32-33页 |
·战略企业家匮乏 | 第33-34页 |
·不同产业对联盟的差异 | 第34-35页 |
5 战略联盟:中国企业发展的路经选择 | 第35-48页 |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思路 | 第35-38页 |
·国内企业间组建战略联盟 | 第35-37页 |
·与外资企业组建战略联盟 | 第37-38页 |
·联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8-42页 |
·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 | 第38-39页 |
·联盟的设计和谈判 | 第39页 |
·联盟的实施和控制 | 第39-40页 |
·对企业战略联盟中文化差异的管理 | 第40-42页 |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正确认识战略联盟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第42-43页 |
·通过国际战略联盟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3-44页 |
·扩大知识联盟的比重 | 第44-45页 |
·建立学习型联盟,强化自我的竞争优势 | 第45-46页 |
·提高联盟的安全防范意识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