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玄奘“转识成智”理论研究--兼与使徒保罗智慧观比较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1页
 一、东西方哲学对智慧问题的探索第6-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第一章 玄奘“转识成智”的佛学内涵第11-18页
 第一节 玄奘“转识成智”理论的形成第11-15页
 第二节 “转识成智”理论的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转识成智”的境界与功夫第18-35页
 第一节 “无我”的理论境界第19-24页
  一、破执著第19-22页
   (一) 人我执第19-20页
   (二) 法我执第20-22页
  二、了空义第22-24页
   (一) 我空第23页
   (二) 法空第23-24页
 第二节 “转依”的实践功夫第24-35页
  一、转依第24-27页
  二、修道五位第27-35页
   (一) 资粮位第28页
   (二) 加行位第28-30页
   (三) 通达位第30-31页
   (四) 修习位第31-33页
   (五) 究竟位第33-35页
第三章 “转识成智”与保罗智慧观第35-59页
 第一节 佛耶对话的必然与可能第35-39页
  一、何以必然第35-38页
  二、何以可能第38-39页
 第二节 “转”与“信”的言说方式第39-53页
  一、玄奘的“转识成智”第40-44页
  二、保罗的“因信称义”第44-53页
 第三节 智慧与智慧的相遇:生命遭遇的不同面向第53-59页
  一、宗教:了生死,求超越第53-55页
  二、佛教:断烦恼,求解脱第55-57页
  三、基督教:信耶稣,求永生第57-59页
第四章 现代背景下唯识学的命运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关联图预测研究
下一篇:杜拉斯小说的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