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言 | 第10-14页 |
·二苯甲酮的理化特性及其合成途径 | 第10-11页 |
·二苯甲酮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及存在方式[2] | 第11-12页 |
·辐射固化涂料 | 第11页 |
·化妆品 | 第11页 |
·塑料 | 第11-12页 |
·其他 | 第12页 |
·有关二苯甲酮毒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细胞毒理学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细胞毒理学定义 | 第14页 |
·细胞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细胞毒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细胞毒性的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细胞遗传毒性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细胞短周期转化试验 | 第18页 |
·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 | 第18页 |
·水生生物细胞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常用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用鱼类细胞培养检测水污染物毒性的优缺点 | 第22-24页 |
3 细胞培养 | 第24-37页 |
·鱼类细胞培养概述 | 第24页 |
·细胞培养的实验准备 | 第24-27页 |
·培养用品的清洗 | 第25-26页 |
·培养用品的灭菌 | 第26-27页 |
·细胞培养的材料和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试剂及配置方法 | 第28-29页 |
·细胞的培养条件 | 第29-30页 |
·细胞的传代 | 第30-31页 |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31-33页 |
·细胞冻存 | 第31-32页 |
·细胞复苏 | 第32-33页 |
·细胞培养中细胞生长情况的观察 | 第33-35页 |
·培养液的变化 | 第33页 |
·细胞的生长状况 | 第33-34页 |
·细胞的形态变化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4 MTT 法的改良及应用 | 第37-45页 |
·MTT 法概述 | 第37页 |
·MTT 法的改良 | 第37-39页 |
·选择不同溶解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第38页 |
·加入溶解剂的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改良MTT 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39-43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吸收波长的选取 | 第40页 |
·加 MTT 后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40-41页 |
·MTT 终浓度的确定 | 第41页 |
·接种数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细胞特性对最佳接种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MTT 反应时间过长的负面效应 | 第43页 |
·高浓度MTT 对活细胞具有致死效应 | 第43页 |
·改良MTT 法在鱼类细胞体外毒性实验中普遍性的探讨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5 二苯甲酮对CCO 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5-53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预备试验 | 第45-46页 |
·二苯甲酮染毒浓度范围的选取 | 第46页 |
·正常条件细胞生长情况的测定 | 第46页 |
·直接染毒条件下细胞生长情况的测定 | 第46页 |
·间接染毒条件下细胞生长情况的测定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吸光度-细胞数(A-n)标准曲线 | 第47-48页 |
·各条件下细胞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 | 第48-49页 |
·各生长条件下生长稳定期的细胞数量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不同浓度的二苯甲酮直接作用时对CCO 影响的比较 | 第50页 |
·二苯甲酮对CCO 生长的影响机理 | 第50-51页 |
·二苯甲酮对斑点叉尾鮰鱼个体的潜在影响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7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