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9页 |
·IP-10 基因及蛋白 | 第13-18页 |
·IP-10 蛋白的结构 | 第13-14页 |
·IP-10 的表达 | 第14页 |
·IP-10 的受体CXCR3 | 第14-15页 |
·IP-10 趋化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 | 第15页 |
·生物学功能及意义 | 第15-18页 |
·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抗病毒免疫 | 第16-17页 |
·抑制血管新生和抗肿瘤作用 | 第17-18页 |
·其他 | 第18页 |
·Mx 基因及其蛋白 | 第18-29页 |
·Mx 蛋白的分子结构 | 第18-19页 |
·Mx 蛋白抗病毒机理 | 第19-22页 |
·人及不同动物的Mx 基因和蛋白 | 第22-23页 |
·猪Mx 蛋白的研究状况 | 第23-24页 |
·Mx 蛋白的表达及调控 | 第24-25页 |
·Mx 蛋白的生物工程 | 第25-26页 |
·原核表达系统 | 第25页 |
·真核表达系统 | 第25-26页 |
·Mx 基因的转基因表达 | 第26页 |
·Mx 蛋白与临床应用的关系及其展望 | 第26-29页 |
·Mx 蛋白表达与病毒感染 | 第26-27页 |
·Mx 蛋白与抗-IFN 中和抗体(neutralizingantibodies,NAb) | 第27页 |
·Mx 基因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27-28页 |
·Mx 蛋白的应用和展望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51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3页 |
·菌株、细胞 | 第29页 |
·载体 | 第29页 |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试验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 第29-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51页 |
·IP-10 基因的克隆 | 第33-35页 |
·设计引物 | 第33页 |
·组织RNA 的提取 | 第33页 |
·IP-10 基因的RT-PCR 扩增 | 第33-35页 |
·IP-10 基因片段PCR 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35页 |
·目的基因的连接、转化及鉴定 | 第35-38页 |
·目的基因与pMD18-T 载体的连接体系 | 第35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E.coli DH5α)的制备 | 第35-36页 |
·连接产物转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DNA 的提取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7页 |
·阳性克隆序列测序 | 第37-38页 |
·阳性血清的制备 | 第38-44页 |
·IP-10 基因片段的回收 | 第38页 |
·原核表达载体质粒pGEX-6p-1 的回收 | 第38-39页 |
·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39页 |
·诱导物浓度选择 | 第39页 |
·表达蛋白存在形式确定 | 第39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9-40页 |
·包涵体的分离与纯化 | 第40页 |
·包涵体的复性 | 第40-41页 |
·GST 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特异性测定 | 第41-42页 |
·重组蛋白免疫小鼠 | 第42-43页 |
·检测三免后血清抗体效价 | 第43-44页 |
·IP-10 蛋白的表达 | 第44-46页 |
·引物设计及PCR 扩增 | 第44页 |
·纯化的目的基因和pcDNA3.1/V5HisA 载体的双酶切 | 第44页 |
·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44页 |
·重组质粒pcDNA3.1-IP-10 的提取 | 第44-45页 |
·真核表达载体的转染 | 第45页 |
·IFA 检测猪重组IP-10 蛋白的瞬时表达 | 第45页 |
·表达的重组IP-10 蛋白的Westernblot 鉴定 | 第45-46页 |
·表达IP-10 蛋白的活性试验 | 第46-47页 |
·微室跨膜迁移实验检测表达的重组IP-10 蛋白的趋化活性 | 第46-47页 |
·重组IP-10 蛋白免疫佐剂活性试验 | 第47页 |
·pRetroQ-sMx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7-49页 |
·Mx1 蛋白的诱导 | 第47-48页 |
·细胞总RNA 的提取及RT-PCR | 第48页 |
·RT-PCR | 第48-49页 |
·回收的PCR 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 DNA Vector 的连接 | 第49页 |
·缺失基因的修复 | 第49页 |
·pRetroQ-sMx1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49页 |
·pRetroQ-sMx1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49-50页 |
·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 细胞和荧光检测 | 第49-50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50页 |
·细胞病变抑制试验 | 第50-51页 |
·VSV-CEF 细胞病变抑制试验 | 第50-51页 |
·PRRSV 在MARC-145 细胞病变抑制实验 | 第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IP-10 基因的克隆 | 第51-52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 | 第52页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 | 第52-53页 |
·表达IP-10 蛋白的Westen-blot 结果 | 第53页 |
·间接ELISA 方法测定鼠血清的抗体水平 | 第53页 |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P-10 的构建与鉴定 | 第53-54页 |
·质粒pcDNA3.1-IP-10 瞬时表达的IFA 检测 | 第54页 |
·纯化的IP-10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54-55页 |
·重组IP-10 蛋白趋化活性的检测 | 第55页 |
·重组IP-10 蛋白免疫佐剂活性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Mx1 基因的RT-PCR 扩增 | 第56页 |
·克隆质粒pMD-sMx1 的酶切鉴定 | 第56-57页 |
·重组表达质粒pRetroQ-sMx1 的构建与鉴定 | 第57页 |
·重组质粒pRetroQ-sMx1 瞬时表达的检测 | 第57-58页 |
·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 检测 | 第58页 |
·抗病毒活性试验 | 第58-60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水疱性口炎病毒系统上测定表达产物的抗病毒作用 | 第58-60页 |
·MARC-145 细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系统上测定表达产物的抗病毒作用 | 第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