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7-9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9页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通道侗族伦理道德的原生态 | 第11-28页 |
·通道侗族的生存环境 | 第11-12页 |
·通道侗族伦理道德思想的独特载体 | 第12-19页 |
·通道侗歌 | 第13-14页 |
·通道侗族民间故事 | 第14-16页 |
·通道侗款 | 第16-17页 |
·通道侗族日常生活习俗 | 第17-19页 |
·通道侗族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 | 第19-28页 |
·劳动伦理道德 | 第19-21页 |
·婚恋伦理道德 | 第21-22页 |
·家庭伦理道德 | 第22-25页 |
·社会伦理道德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通道侗族伦理道德在社会转型期遭遇的困境 | 第28-34页 |
·通道侗族生活状况的现代变化 | 第28-29页 |
·通道侗族传统伦理道德面临的挑战 | 第29-31页 |
·对传统劳动伦理道德的挑战 | 第29页 |
·对传统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的挑战 | 第29-30页 |
·对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 | 第30-31页 |
·通道侗族社会中新的道德冲突 | 第31-34页 |
·从自然经济环境转入市场经济环境引发的新的道德冲突 | 第31-32页 |
·市场经济与传统家庭道德价值标准的冲突 | 第32页 |
·市场经济与传统的侗族道德文化的冲突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通道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与转化 | 第34-40页 |
·认清通道侗族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糟粕 | 第34-35页 |
·继承通道侗族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 | 第35-37页 |
·实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道德转化 | 第37-40页 |
·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道德转化 | 第37-38页 |
·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生态道德建设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