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的哲学基础论文

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解读海登·怀特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7页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第7-9页
第一部分 海登·怀特及其《元史学》第9-11页
 一、海登·怀特的个人简介与学术背景第9页
 二、何谓“元史学”第9-11页
  (一) 史学与“元史学”第9-10页
  (二) 海登·怀特对“元史学”的理解和界定第10-11页
第二部分 历史诗学——《元史学》中的基本理论第11-21页
 一、再论“艺术还是科学”第11-12页
 二、海登·怀特思想的理论来源第12-13页
 三、诗性历史的理论基石第13-21页
  (一) 历史著述的五个层次分类第13-14页
  (二) 叙事建构过程中的三种解释模式第14-18页
  (三) 三种解释模式特定组合而成的历史编纂风格第18-19页
  (四) 历史领域诗性预构的四种比喻解释策略第19-21页
第三部分 比喻理论对十九世纪欧洲主流史学思想模式的描述第21-49页
 一、十九世纪历史意识的三阶段分期第21-23页
 二、接受的传统:启蒙运动与历史意识问题第23-30页
  (一) 历史编纂的传统观念第25-27页
  (二) 启蒙时代之前史学的主要形式第27-28页
  (三) 历史编纂的传统观念第28-30页
 三、十九世纪历史写作中的四种“实在论”第30-37页
  (一) 历史学与历史哲学的对立第30页
  (二) 米什莱:按隐喻解释并按浪漫剧进行情节化的历史第30-32页
  (三) 兰克:作为喜剧的历史实在论第32-34页
  (四) 托克维尔:作为悲剧的历史实在论第34-35页
  (五) 布克哈特:作为讽刺剧的历史实在论第35-36页
  (六) 作为反讽的历史实在论第36-37页
 四、19世纪晚期历史哲学对“实在论”的摒弃第37-49页
  (一) 历史意识与历史哲学的复兴第37-41页
  (二) 马克思:以转喻模式为史学进行哲学辩护第41-43页
  (三) 尼采:以隐喻模式为史学作诗学辩护第43-46页
  (四) 克罗齐:以反讽模式为史学作哲学辩护第46-49页
第四部分 历史哲学中看待语言问题的根本性转变第49-52页
 一、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第49页
 二、史学家只在叙事形式之中把握历史第49-50页
 三、从“历史哲学”到“历史诗学”第50-52页
第五部分 质疑与肯定第52-57页
 一、历史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动因第52-53页
 二、语言学转向的意义和不足第53-54页
 三、引发的争论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舒血管作用的辣椒素受体激动剂--吴茱萸次碱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研究
下一篇: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