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合同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7-8页 |
| ·事实合同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 第二章 事实合同理论思想基础 | 第10-13页 |
| ·经济思想基础 | 第10-11页 |
| ·社会团体思想基础 | 第11-12页 |
| ·社会历史根源基础 | 第12-13页 |
| 第三章 事实合同理论遭遇的困境与超越 | 第13-16页 |
| ·事实合同理论发展的瓶颈 | 第13-14页 |
| ·事实合同理论定位的缺失还是误解? | 第13-14页 |
| ·事实合同概念与事实合同理论成立的适当性问题 | 第14页 |
| ·其所属为法定之还是债意定之债 | 第14页 |
| ·对上述问题的回应 | 第14-16页 |
| ·厘清事实合同理论与传统合同理论关系 | 第15页 |
| ·可进行技术性处理 | 第15页 |
| ·应归于法定之债 | 第15-16页 |
| 第四章 事实合同构成的正当性理论构建 | 第16-23页 |
| ·事实合同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 第16页 |
| ·推定意思合致的社会团体的意思表示 | 第16-19页 |
| ·推定意思合致的社会团体的意思表示的合理性体现 | 第17-18页 |
| ·推定意思合致的社会团体的意思表示的构成 | 第18-19页 |
| ·事实合同内容之确定 | 第19-21页 |
| ·事实合同的构成要件与效力 | 第21-22页 |
| ·事实合同的适用问题 | 第22-23页 |
| ·认定主体的唯一性 | 第22页 |
| ·在何种情况下救济 | 第22页 |
| ·裁判认定后的处理 | 第22-23页 |
| 第五章 事实合同理论与中国合同法 | 第23-25页 |
| 结语:启示与展望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科研成果 | 第27-28页 |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