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0-21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4页 |
| ·耦合 | 第24页 |
| ·协调与协调发展 | 第24页 |
| ·主要借鉴理论 | 第24-34页 |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24-27页 |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7-28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8-31页 |
| ·生态城市理论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发展状况 | 第34-51页 |
| ·研究区地理区位与范围 | 第34-35页 |
|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35-37页 |
| ·关中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 | 第37-44页 |
| ·关中水资源现状与特点 | 第37-40页 |
| ·土地资源现状与特点 | 第40-43页 |
| ·矿产资源 | 第43页 |
| ·生态环境资源 | 第43-44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发展历程 | 第44-46页 |
| ·空前发展时期(1949-1957年) | 第44页 |
| ·波动停滞时期(1958-1977年) | 第44-45页 |
| ·稳定发展时期(1978-1999年) | 第45页 |
| ·全面发展的新时期(2000年至今) | 第45-46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 ·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 | 第46页 |
| ·城市规模等级的不合理 | 第46-47页 |
| ·地区差异性显著 | 第47-49页 |
| ·城镇空间分布不均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研究 | 第51-70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总论 | 第51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 第51-64页 |
| ·人口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与胁迫 | 第51-54页 |
| ·经济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与胁迫 | 第54-59页 |
| ·空间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与胁迫 | 第59-60页 |
| ·社会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与胁迫 | 第60-64页 |
| ·关中地区资源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 第64-69页 |
| ·资源环境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 第64-65页 |
| ·资源环境对经济城市化的影响 | 第65-67页 |
| ·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化的影响 | 第67-68页 |
| ·资源环境对社会城市化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动态耦合评价 | 第70-93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0-73页 |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70-71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1-73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的方法 | 第73-76页 |
| ·权重的确定的方法 | 第73-74页 |
| ·权重的计算 | 第74-75页 |
| ·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和资源环境综合质量的计算方法 | 第75-76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判别标准 | 第76-78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76-77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判别标准 | 第77-78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 第78-85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状 | 第78-80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动态变化 | 第80-83页 |
| ·关中地区各市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状与动态变化 | 第83-85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评价 | 第85-92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 | 第85-88页 |
|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发展的耦合态势分析 | 第88-92页 |
| 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关中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议 | 第93-99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93页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建议 | 第93-99页 |
| ·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推进安全城市化 | 第93-94页 |
| ·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94-95页 |
|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资源供给 | 第95-97页 |
| ·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第97页 |
| ·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 第97-9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研究重要结论 | 第99-100页 |
|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