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5-7页 |
二、非正式评价的内涵 | 第7-9页 |
(一) 非正式评价的概念界定 | 第7页 |
(二)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的关系 | 第7-9页 |
三、非正式评价的类型及特点 | 第9-13页 |
(一) 非正式评价的类型 | 第9-11页 |
1、从教师类型看 | 第9-10页 |
2、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看 | 第10-11页 |
(二) 非正式评价的特点 | 第11-13页 |
1、“非正式性”的方法 | 第11页 |
2、相对真实的内容 | 第11页 |
3、多层次的标准 | 第11页 |
4、自主的评价 | 第11-12页 |
5、即时的评价 | 第12页 |
6、模糊性的结论 | 第12-13页 |
四、影响教学中非正式评价实施的因素:教师的视角 | 第13-15页 |
(一) 沉重的负担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3页 |
(二) 模式的印象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3页 |
(三) 负面的态度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3页 |
(四) 自信的逻辑错误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3-14页 |
(五) 全面信息的掌握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4页 |
(六) 细微的观察欠缺对非正式评价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五、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实施:价值与策略 | 第15-29页 |
(一)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 第15-17页 |
(二)充分了解学生“坏习惯” | 第17-18页 |
(三)树立弱势群体自信心 | 第18-20页 |
(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20-21页 |
(五)建立教师对“违规事件”的意识 | 第21页 |
(六)注重教师的无意行为 | 第21-25页 |
(七)培养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 第25-27页 |
(八)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反评价 | 第27-29页 |
英文摘要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