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1 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7-10页 |
| ·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7页 |
| ·教育学理论依据 | 第7-10页 |
| ·内在动机激发论 | 第7-8页 |
| ·交往需要满足论 | 第8页 |
| ·认知发展促进论 | 第8页 |
| ·知识建构学习论 | 第8-9页 |
| ·教学交往属性论 | 第9页 |
| ·组织方式变革论 | 第9-10页 |
| ·集体公益劳动论 | 第10页 |
| ·团队意志凝聚论 | 第10页 |
| ·课堂教学技术论 | 第10页 |
| ·技术-情感互补论 | 第10页 |
| 2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第10-18页 |
|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 第11-12页 |
|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 第11页 |
| ·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 第11页 |
| ·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 第11-12页 |
| ·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 第12-13页 |
|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 第12页 |
| ·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 | 第12页 |
| ·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 | 第12-13页 |
| ·小组合作策略学习模式 | 第13-16页 |
|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活动来使学生自己建构小组合作策略 | 第13-14页 |
| ·通过教师对合作学习规则的讲授来使学生内化为小组合作策略 | 第14页 |
|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来强化学生合作的动机 | 第14-16页 |
| ·化学课堂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 第16-18页 |
| ·给出适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 | 第16页 |
| ·教师提供对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 第16-17页 |
| ·教师本身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反馈 | 第17页 |
| ·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 第17页 |
| ·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入合作学习中 | 第17-18页 |
| 3 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体会 | 第18-22页 |
| ·个人体会 | 第18-19页 |
| ·合作学习的优势 | 第19-20页 |
|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19-20页 |
|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20页 |
|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体验和感悟 | 第20页 |
| ·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 第20页 |
| ·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 ·小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参与不主动 | 第20页 |
| ·选择恰当时机,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 第20页 |
| ·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 | 第20页 |
| ·小组合作中材料的过与缺 | 第20-21页 |
| ·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分组与管理 | 第21页 |
| ·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 第21-22页 |
| 结论 | 第22-23页 |
| ABSTRACT | 第23-24页 |
| 注释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