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5-29页 |
·桃果实结构及发育的基本特点 | 第15-16页 |
·果实结构 | 第15页 |
·果实生长曲线 | 第15-16页 |
·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 第16-19页 |
·基本特性 | 第16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6-17页 |
·果实类型的遗传多样性 | 第16页 |
·果实糖酸的遗传多样性 | 第16-17页 |
·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 | 第17-19页 |
·地方品种的生态群 | 第17-18页 |
·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 | 第18页 |
·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比较 | 第18-19页 |
·桃种质资源遗传特性 | 第19-28页 |
·基本遗传特性 | 第19页 |
·油桃基因的起源及其遗传特点 | 第19-23页 |
·油桃基因的起源 | 第19-20页 |
·果皮毛基因遗传特性 | 第20页 |
·无毛对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第20-21页 |
·无毛对单果重遗传效应 | 第21-22页 |
·无毛对生长发育遗传效应 | 第22-23页 |
·油桃对品质、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 | 第23页 |
·蟠桃基因的起源与遗传特点 | 第23-25页 |
·蟠桃基因的起源 | 第23-24页 |
·果形的遗传特性 | 第24-25页 |
·扁平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25页 |
·扁平基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5页 |
·糖酸遗传特点 | 第25-26页 |
·遗传特点 | 第25-26页 |
·糖酸含量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 第26页 |
·果实大小遗传特点 | 第26-27页 |
·桃无毛和扁平基因在连锁遗传图谱中与品质、果实大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油桃、蟠桃和非酸基因的定位 | 第27页 |
·从分子连锁遗传图谱分析油桃、蟠桃基因与品质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桃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材料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0页 |
·桃果实无毛和扁平基因对单果重和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农艺性状 | 第30-31页 |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 第31-33页 |
·桃果实果皮无毛和扁平基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遗传特性研究 | 第33-36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形态生长发育 | 第34页 |
·细胞学发育 | 第34-35页 |
·内含物变化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72页 |
·桃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比较分析 | 第36-44页 |
·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遗传背景分析 | 第36-37页 |
·品种来源的基本情况 | 第36页 |
·品种果皮毛和果形的基因型分析 | 第36页 |
·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果实发育期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可溶性固形物 | 第37页 |
·可溶性糖含量 | 第37-38页 |
·可滴定酸含量 | 第38页 |
·糖酸比 | 第38-39页 |
·着色程度 | 第39页 |
·硬度 | 第39-40页 |
·不同果实类型品种的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单果重 | 第40页 |
·核重 | 第40-41页 |
·核重/单果重 | 第41页 |
·自然受粉坐果率 | 第41页 |
·产量指数 | 第41-42页 |
·利用不同品种群体进行果皮毛和扁平基因遗传效应的验证 | 第42-44页 |
·西北地方品种群 | 第42-43页 |
·南京桃圃、北京桃圃数据资料 | 第43-44页 |
·桃果实无毛和扁平基因对单果重和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 | 第44-53页 |
·杂交群体的遗传背景分析 | 第44-45页 |
·单果重 | 第45-47页 |
·在遗传群体Ⅰ中的分析 | 第45-46页 |
·在其他群体中的验证分析 | 第46-47页 |
·对单果重影响的基因累加作用分析 | 第47页 |
·着色程度 | 第47-48页 |
·可溶性固形物 | 第48-50页 |
·在遗传群体Ⅰ中的分析 | 第48-49页 |
·在其他群体中的验证分析 | 第49-50页 |
·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的基因累加作用分析 | 第50页 |
·糖酸含量 | 第50-52页 |
·实验材料遗传背景一致性分析 | 第50-51页 |
·糖酸含量 | 第51页 |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糖含量相对比例 | 第52页 |
·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桃果实果皮无毛和扁平基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遗传特性研究 | 第53-72页 |
·果实形态生长发育 | 第53-56页 |
·纵径、侧径和横径生长变化 | 第53-54页 |
·体积生长变化 | 第54页 |
·单果重、干物质生长变化 | 第54-55页 |
·核重量生长变化 | 第55-56页 |
·细胞学发育 | 第56-67页 |
·实验材料的基本生长特性 | 第56-57页 |
·果实表皮细胞变化 | 第57-59页 |
·果实亚表皮细胞变化 | 第59-61页 |
·果实中果皮细胞大小的变化 | 第61页 |
·细胞大小与单果重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页 |
·同一类型不同结构层细胞大小的变化 | 第61-63页 |
·果表皮毛长度变化 | 第63页 |
·果点的形成及其细胞超微结构 | 第63-67页 |
·果实亚表皮层细胞超微结构 | 第67页 |
·果实近表皮层和中果皮层内含物变化 | 第67-72页 |
·淀粉 | 第67-68页 |
·可溶性糖 | 第68-69页 |
·可滴定酸 | 第69-71页 |
·果点密度与果实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关系 | 第71-72页 |
4 讨论 | 第72-87页 |
·桃不同品种群遗传背景一致性分析 | 第72-73页 |
·桃果实果皮无毛和果形扁平基因对品质性状影响的遗传多效性 | 第73-76页 |
·桃果实果皮无毛和扁平基因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的遗传多效性 | 第76-77页 |
·桃果实果皮毛和果形基因对细胞学发育影响的遗传多效性 | 第77-78页 |
·油桃着色与细胞学、内含物变化的相关性 | 第78-79页 |
·桃果实无毛、扁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与裂果关系的探讨 | 第79-81页 |
·油桃基因型果实糖酸含量提高的生理功能探讨 | 第81-82页 |
·油桃、蟠桃基因突变的生态意义探讨 | 第82-84页 |
·桃果实无毛与扁平基因遗传多效性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 第84-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创新点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附表 1 品种试验材料 | 第95-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