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风险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1 引言第15-24页
   ·烟草黑胫病的基本情况第15-17页
     ·发生与危害第15-16页
     ·形态特征第16-17页
     ·生理特性第17页
   ·防治烟草黑胫病菌的主要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及其抗性现状第17-20页
     ·保护性杀菌剂第17-18页
     ·高效内吸性杀菌剂第18-20页
       ·酰胺类第18-19页
       ·脂肪族杀菌剂霜脲氰第19页
       ·烷基磷酸盐类杀菌剂乙磷铝第19-20页
       ·丙烯酰胺类第20页
   ·抗药性基本概念及抗药性研究内容第20-22页
     ·病原菌抗药性的机制第20-21页
     ·烟草黑胫病菌的抗药性治理策略第21-22页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9页
   ·供试药剂、试剂第24-26页
     ·药剂第24页
     ·化学试剂第24-26页
   ·仪器设备第26页
   ·供试菌株第26-28页
   ·烟草黑胫病菌的采集、分离及鉴定第28-30页
     ·供试菌株的采集与分离第28页
     ·分离物的鉴定第28-29页
     ·病原物的保存第29页
     ·生长培养基选择第29-30页
     ·游动孢子囊的产生及释放第30页
   ·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测定第30-31页
     ·生长速率法测定第30-31页
     ·孢子抑制法测定第31页
     ·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继代培养物的毒力测定第31页
   ·烟草黑胫病菌抗药性菌系的选育方法第31-32页
     ·药剂连续选择第31-32页
     ·紫外诱变第32页
   ·抗性菌系遗传稳定性测定第32页
   ·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第32页
   ·不同菌系的离体适合度测定第32-34页
     ·不同菌系的致病性测定第32-34页
       ·供试寄主第32-33页
       ·接种方法第33-34页
     ·不同菌系的生长量测定方法第34页
     ·pH 值对各菌系生长的影响第34页
     ·温度对各菌系生长的影响第34页
     ·光照条件对各菌系生长的影响第34页
   ·抗性机理初探第34-39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测定第34-35页
       ·样品制备第34-35页
       ·酶液提取第35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测定第35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第35-36页
       ·样品制备第35页
       ·酶液提取第35页
       ·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第35-36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酯酶同工酶电泳第36-38页
       ·样品制备第36页
       ·配制凝胶储备液第36-37页
       ·制备凝胶板第37页
       ·电泳第37页
       ·电泳分离第37页
       ·染色第37页
       ·分析第37-38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第38-39页
       ·样品制备第38页
       ·制备凝胶板第38页
       ·电泳第38页
       ·电泳分离第38页
       ·染色第38页
       ·分析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66页
   ·生长培养基选择第39-40页
   ·游动孢子囊的产生第40页
   ·我国主要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性现状第40-47页
     ·我国主要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测定第40-43页
     ·不同地理来源的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对烯酰吗啉抗药性的差异第43-44页
     ·不同地理来源菌株对烯酰吗啉抗性水平的系统聚类分析第44-46页
     ·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的影响第46页
     ·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继代培养物的抑制效果第46-47页
   ·抗性菌株的诱导选育第47-50页
     ·药剂选择下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性发展规律第47-49页
     ·紫外诱变第49页
     ·田间抗性菌株第49-50页
   ·抗药性稳定性第50-51页
   ·抗性菌系的交互抗药性测定第51-54页
     ·7 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敏感菌株的毒力测定第51-52页
     ·烯酰吗啉与6 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交互抗性测定第52-53页
     ·7 种药剂对FX001 的毒力测定第53-54页
   ·不同菌系的离体适合度测定第54-59页
     ·不同菌系的致病性测定第54页
     ·各抗性菌系与敏感菌系的菌丝生长速率比较第54-55页
     ·pH值对不同菌系生长的影响第55-57页
     ·温度对不同菌系生长的影响第57-58页
     ·光照对不同菌系生长的影响第58-59页
   ·抗性机理初探第59-66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测定第59-61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第61-64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第64页
     ·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第64-66页
4 讨论第66-71页
   ·烯酰吗啉的防治黑胫病的应用价值第66页
   ·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风险性评价第66-67页
   ·关于烟草黑胫病菌抗性菌系的生理适合度第67-68页
   ·烟草黑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性机理第68-71页
5 结论第71页
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1页
附录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煤矿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