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的研究--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个案及引申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向家坝样本的意义和本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向家坝样本的意义 | 第9-10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移民 | 第10页 |
·阶段性模式 | 第10-11页 |
·心理反应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6页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1页 |
·资料分析方法 | 第11页 |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1-16页 |
2 国内外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第16-22页 |
·国外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第16-17页 |
·我国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第17-2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3 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 | 第22-46页 |
·等待阶段——发展停滞 | 第22-28页 |
·计划型的等待期 | 第22页 |
·停滞性反应 | 第22-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准移民阶段——双向试探 | 第28-32页 |
·立项期的"试误" | 第28-29页 |
·试探性反应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安置阶段——安置与选择的困境 | 第32-40页 |
·安置的选择配置 | 第33页 |
·选择困境和疏离化 | 第33-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后期融入——融入阶段的角色反应 | 第40-46页 |
·新环境的构建 | 第41页 |
·陌生感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4 对策研究 | 第46-50页 |
·等待阶段——提前分流 | 第46-47页 |
·对移民进行制度引导和安排 | 第46页 |
·设立动迁准备基金 | 第46页 |
·提供确切信息,降低高期望 | 第46页 |
·培养移民自主意识,减弱依赖 | 第46-47页 |
·准移民阶段——明确信息 | 第47页 |
·健全移民法规,减少博弈机会 | 第47页 |
·加强宣传,预防博弈 | 第47页 |
·采用"阳光政策",化解矛盾 | 第47页 |
·安置阶段——政策公开和整体动员 | 第47-48页 |
·实行政策最大程度公开化,减少猜疑 | 第47-48页 |
·整体宣传,减弱攀比 | 第48页 |
·加强引导,降低不满 | 第48页 |
·后期融入阶段——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 第48-50页 |
·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使移民尽快融入 | 第48页 |
·引入多元组织,形成支持网络 | 第48-49页 |
·加大后期扶持力度,解决移民长远发展问题 | 第49-50页 |
5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