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中游红尾副鳅生物学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5页 |
| ·鳅科鱼类生物学研究 | 第9-13页 |
| ·形态学研究 | 第9页 |
| ·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 第9-11页 |
| ·年龄鉴定 | 第9-10页 |
| ·鱼类的生长 | 第10-11页 |
| ·繁殖特性研究 | 第11-13页 |
| ·产卵类型 | 第11-12页 |
| ·繁殖力 | 第12-13页 |
| ·性腺年组织学研究 | 第13页 |
| ·红尾副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 ·试验动物来源 | 第15页 |
| ·主要药品及器材 | 第15页 |
| ·试验方法 | 第15-18页 |
| ·可量性状的测量 | 第15-16页 |
| ·年龄与生长 | 第16-18页 |
| ·繁殖特性及组织学研究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44页 |
| ·可量性状及变异范围 | 第19页 |
| ·年龄特征与年龄组成 | 第19-22页 |
| ·年轮特征 | 第19-22页 |
| ·形态特点 | 第19-21页 |
| ·年轮特点 | 第21-22页 |
| ·年龄组成 | 第22页 |
| ·生长特征 | 第22-32页 |
| ·体长体重分布 | 第22-24页 |
|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第24-25页 |
| ·体长与耳石半径(长半径)的关系及生长退算 | 第25-27页 |
| ·生长方程 | 第27-28页 |
| ·丰满度 | 第28-32页 |
| ·繁殖特性 | 第32-44页 |
| ·副性征 | 第32-33页 |
| ·繁殖群体的年龄组成 | 第33-35页 |
| ·性比及性成熟年龄 | 第35页 |
| ·繁殖期与产卵类型 | 第35-37页 |
| ·性体指标 | 第35页 |
| ·卵径 | 第35-37页 |
| ·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 第37页 |
| ·个体繁殖力 | 第37页 |
| ·个体繁殖力与体长(L)的关系 | 第37页 |
| ·个体繁殖力与净重(W_0)的关系 | 第37页 |
| ·繁殖习性 | 第37-39页 |
| ·性腺分期及组织学观察 | 第39-44页 |
| ·精巢分期及组织学观察 | 第39-40页 |
| ·卵巢分期及组织学观察 | 第40-42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42-44页 |
| 4 讨论 | 第44-47页 |
| ·可量性状比较 | 第44页 |
| ·鉴定年龄材料的选择 | 第44-45页 |
| ·体长体重相关式及生长方程 | 第45页 |
| ·繁殖期和产卵类型 | 第45-46页 |
| ·个体繁殖力 | 第46-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录 主要药品试剂及器材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