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装配式结构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特点 | 第16-18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 第16-17页 |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第18页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21-32页 |
·有限元方法的引进及特点 | 第21-22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1页 |
·有限元方法的优点 | 第21-22页 |
·有限元法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22页 |
·ANSYS分析软件概要 | 第22-23页 |
·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建模方式 | 第23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非线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基本假设 | 第24页 |
·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求解的收敛问题 | 第25-28页 |
·收敛标准 | 第26-27页 |
·影响收敛的因素 | 第27-28页 |
·加强收敛性的方法 | 第28页 |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第28-32页 |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8-29页 |
·屈服和强化准则 | 第29-31页 |
·材料模型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试验简介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2-51页 |
·试验简介 | 第32-34页 |
·试件设计 | 第32-33页 |
·主要测试内容 | 第33-34页 |
·试验过程 | 第34页 |
·具体有限元单元的选取 | 第34-37页 |
·本模型所采用的本构关系 | 第37-38页 |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 | 第38-46页 |
·ANSYS建模具体步骤 | 第38-39页 |
·ANSYS具体建模过程 | 第39-46页 |
·ANSYS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6-49页 |
·本章节结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理论分析 | 第51-67页 |
·无粘结预应力连续装配式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51-55页 |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 | 第55-57页 |
·不同参数对无粘结混凝土装配式连续梁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基于有限元基础上不同类型有限元受力模型对比分析 | 第60-64页 |
·无粘结混凝土连续梁与有粘结混凝土连续梁的比较 | 第60-62页 |
·无粘结连续梁与无粘结简支梁的比较 | 第62-63页 |
·无粘结节段式混凝土连续梁和无粘结整体式连续梁的比较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