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巴庆地区新生代环境演化与高原隆升
1 前言 | 第1-20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交通位置及地质条件 | 第9-11页 |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早期隆升 | 第15页 |
·晚期隆升 | 第15-16页 |
·多期次隆升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工作量统计 | 第19-20页 |
2 巴庆盆地基底概况 | 第20-26页 |
·巴庆盆地基底地层 | 第20-24页 |
·上古生界 | 第20-23页 |
·中生界 | 第23-24页 |
·侵入岩 | 第24页 |
·盆地基底构造演化 | 第24-26页 |
3 新生代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 第26-43页 |
·巴庆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第26-34页 |
·褶皱变形 | 第28-29页 |
·断裂构造 | 第29-34页 |
·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其他表现形式 | 第34-41页 |
·夷平面 | 第35-37页 |
·河流阶地 | 第37-38页 |
·火山活动 | 第38页 |
·热泉活动 | 第38-39页 |
·水系分布 | 第39-40页 |
·冰川地貌 | 第40-41页 |
·巴庆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演化特征 | 第41-43页 |
4 巴庆盆地新生代沉积序列 | 第43-55页 |
·古近系 | 第45-48页 |
·沱沱河组(E_(1-2)t) | 第45-48页 |
·新近系 | 第48-54页 |
·上新世 | 第48-50页 |
·更新世 | 第50-51页 |
·全新世 | 第51-54页 |
·新生代沉积分布特征 | 第54-55页 |
5 新生代火山岩深部地球动力学的约束 | 第55-69页 |
·火山岩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第56-59页 |
·火山岩产出状态 | 第56-57页 |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57-59页 |
·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第59-66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59-62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2-65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65-66页 |
·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 第66-69页 |
6 冰期划分 | 第69-73页 |
7 巴庆地区新生代环境演化 | 第73-78页 |
8 巴庆地区高原隆升探讨 | 第78-83页 |
·新生代构造运动与高原隆升 | 第78-80页 |
·巴庆地区隆升机制简述 | 第78-80页 |
·藏北地区高原隆升过程与隆升幅度探讨 | 第80-83页 |
9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