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模型试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6-34页 |
·深部岩体受力状态及其稳定性理论 | 第16-21页 |
·岩体的概念 | 第16页 |
·岩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力学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岩体中的应力特征 | 第17-21页 |
·常用的相似准则 | 第21-25页 |
·相似第一定理(相似不变量定理) | 第21-23页 |
·相似第二定理(π定理) | 第23-24页 |
·相似第三定理(相似存在定理) | 第24-25页 |
·相似理论在岩体受力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第25-34页 |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概述 | 第25-26页 |
·模型试验的基本相似条件 | 第26-29页 |
·有关岩石变形破坏的相似条件 | 第29-33页 |
·岩体软弱夹层和结构面构造的相似条件 | 第33页 |
·相似参数的可选择性 | 第33-34页 |
3 岩体边界线性受力模型试验设计 | 第34-46页 |
·设计原则与设计原理 | 第34-35页 |
·设计原则 | 第34页 |
·设计原理 | 第34-35页 |
·试验设计 | 第35-38页 |
·模拟对象 | 第35-36页 |
·试验模型 | 第36页 |
·边界加载组合设计 | 第36-38页 |
·试验方案和步序 | 第38页 |
·试验系统 | 第38-41页 |
·加载系统 | 第39页 |
·侧限装置 | 第39-40页 |
·减摩装置 | 第40页 |
·量测系统 | 第40-41页 |
·试件模具与模型运输车 | 第41页 |
·岩体模拟材料的选取和性能试验 | 第41-46页 |
·密度(容重)的测定 | 第42页 |
·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弹性模量的测定 | 第43页 |
·泊松比的测定 | 第43页 |
·抗拉强度的测定 | 第43-44页 |
·抗剪强度以及粘聚力和摩擦角的测定 | 第44-45页 |
·模型材料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总结 | 第45-46页 |
4 试验结果以及性状分析 | 第46-65页 |
·岩体边界线性受力状态模型试验工况分类 | 第46-47页 |
·边界线性加载模型应变分析 | 第47-53页 |
·第一类(顶部线性加载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47-48页 |
·第二类(两侧对称线性加载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48-50页 |
·第三类(顶部和两侧线性加载组合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50-53页 |
·边界线性加载模型应力分析 | 第53-57页 |
·第一类(顶部线性加载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55页 |
·第二类(两侧对称线性加载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55-56页 |
·第三类(顶部和两侧线性加载组合模型)典型试验工况 | 第56-57页 |
·岩体边界线性受力模型试验边界效应分析 | 第57-60页 |
·平行模型加载方向的边界范围 | 第58-59页 |
·垂直模型加载方向的边界范围 | 第59-60页 |
·靠近模型边角的应变异化现象 | 第60页 |
·岩体边界线性受力模型试验边界摩擦分析 | 第60-65页 |
5 模型边界线性加载 ANSYS 有限元分析 | 第65-71页 |
·创建有限元模型 | 第65-66页 |
·材料模型 | 第65-66页 |
·几何模型 | 第66页 |
·加载和求解 | 第66-67页 |
·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7-71页 |
·顶部右半侧均布加载 | 第67-68页 |
·两侧对称线性递增加载 | 第68-69页 |
·顶部左半侧均布、两侧对称线性递增加载 | 第69页 |
·顶部、两侧下半部均布加载 | 第69-71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