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有害物质管理论文

基于WebGIS的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体系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概念第11-13页
  一、固体废物第11页
  二、危险废物第11-12页
  三、危险化学品第12页
  四、转移联单第12页
  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第12页
  六、WebGIS第12-13页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9页
  一、国外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第13-15页
  二、国内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第15-17页
  三、广东省固体废物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第四节 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第19-23页
  一、系统建设的范围及其用户第19-21页
  二、广东省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目标第21-23页
第二章 广东省固废信息化建设原则及总体结构第23-30页
 第一节 系统设计深度第23页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原则第23-26页
  一、总原则第23-24页
  二、建设原则第24-26页
 第三节 广东省固废信息化体系结构设计第26-27页
  一、政务应用体系第26页
  二、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第26-27页
 第四节 与已有系统之间的关系第27-29页
  一、与门户、公众网、OA的关系第27-28页
  二、与CA认证系统的关系第28页
  三、与邮件短信系统的关系第28页
  四、与海关、国家环保机构的关系第28-29页
  五、与地市原有固废信息系统的关系第29页
 第五节 与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关系第29-30页
第三章 广东省固废信息化设计方案第30-46页
 第一节 固体废物业务总体结构设计第30-31页
  一、业务总体逻辑结构第30-31页
  二、业务总体功能层次划分第31页
 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业务系统设计第31-40页
  一、企业名录管理第31-33页
  二、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管理系统第33-34页
  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和集中处置设施管理子系统第34-36页
  四、进口废物管理系统第36-38页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系统第38-40页
 第三节 固体废物登记交换和固体废物信息发布网站系统第40-44页
  一、指导思想第40页
  二、建设目标第40-41页
  三、建设原则第41页
  四、网站的功能第41-44页
 第四节 业务系统逻辑关系第44-46页
第四章 WebGIS在固废信息化中的的应用第46-52页
 第一节 基本功能应用第46-48页
  一、地图基本浏览、显示功能第46页
  二、地图查询功能第46页
  三、属性数据编辑第46-47页
  四、制作环境专题图第47页
  五、固体废物产生源动态更新第47页
  六、环境专题分析第47-48页
  七、统计分析表现第48页
  八、缓冲区分析第48页
  九、寻址帮助第48页
 第二节 深层次功能应用第48-50页
  一、结合GPS,监控危险废物转移第48-49页
  二、结合选址模型,辅助填埋场选址第49页
  三、耦合环境模型,提高环境管理的层次和质量第49-50页
 第三节 对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的影响第50-52页
  一、影响环境信息的收集方式和促进环境信息的深度开发第50-51页
  二、促进环境信息共享和公开化第51页
  三、改变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辅助决策支持第51-52页
第五章 固废信息化的实施及其运行实例第52-61页
 第一节 软件平台及其特点第52-57页
  一、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第52-54页
  二、VML技术第54-55页
  三、JSTL标签技术第55页
  四、ArcIMS及ArcSDE技术第55-56页
  五、Web Services技术第56-57页
 第二节 平台运行实例第57-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4页
 第一节 固废信息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第61-62页
  一、环境效益第61页
  二、社会效益第61-62页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发表文章目录结构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声明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的移动IP路由选择
下一篇:广西高师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性研究及其德育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