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木材无损检测系统现状分析 | 第8-9页 |
·国内木材弹性模量检测设备的现状分析 | 第8-9页 |
·国外木材检测理论研究和弹性模量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 第9页 |
·木材无损检测系统研发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木材弹性模量数控检测线的市场预测与产品的效益分析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木材强度检测线工作流程 | 第12-16页 |
·板材强度检测设备的组成 | 第12-14页 |
·机械布置图 | 第12-13页 |
·整体流程 | 第13-14页 |
·系统控制时序图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板材几何数据采集和锤头定位 | 第16-24页 |
·板材几何数据采集 | 第16-21页 |
·板材几何数据测定依据 | 第16-17页 |
·板材几何数据采集 | 第17-20页 |
·板材重量的采集 | 第20-21页 |
·锤头和喷漆筒定位 | 第21-23页 |
·PCL-839控制卡特点 | 第21-22页 |
·PCL-839控制卡功能实现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信号时频分析原理 | 第24-29页 |
·信号离散化 | 第24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 第24-26页 |
·振动信号噪声分析 | 第26-28页 |
·小波消噪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小波分析在振动信号消噪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5 板材振动信号共振频率识别方法 | 第29-36页 |
·振动信号共振频率识别过程 | 第29页 |
·板材振动信号消噪处理 | 第29-31页 |
·消噪振动信号的分析 | 第31-34页 |
·时间抽选奇偶分解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31-32页 |
·数学形态学提取打击音频信号的包络 | 第32-33页 |
·打击音频信号的波峰提取 | 第33-34页 |
·共振频率计算 | 第34页 |
·木材相关系数计算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材强度分等算法 | 第36-50页 |
·板材强度分等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37-40页 |
·神经元模型 | 第37-38页 |
·神经网络的主要特点 | 第38-39页 |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与规则 | 第39-40页 |
·BP神经网络算法 | 第40-42页 |
·BP神经网络构成 | 第40-41页 |
·反向传输算法 | 第41-42页 |
·板材静态模量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网络结构的确定 | 第42页 |
·隐含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基于板材静态模量的神经网络的确定方法 | 第43-44页 |
·样本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44-46页 |
·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现 | 第46页 |
·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实现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7 木材强度检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9页 |
·系统开发工具 | 第50页 |
·木材强度检测软件功能 | 第50页 |
·木材强度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50-56页 |
·木材几何数据采集线程及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52-53页 |
·采集重量和波形线程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53-55页 |
·运算分等线程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55页 |
·启动喷漆线程在系统中的实现 | 第55-56页 |
·木材强度检测软件的界面 | 第56-58页 |
·木材强度检测系统的软件测试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