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Ⅰ 前言 | 第12-34页 |
1 猕猴桃属植物的历史起源、地理分布及资源现状 | 第13-18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历史起源 | 第13-15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 第15-16页 |
·猕猴桃属植物经济价值及资源开发现状 | 第16-18页 |
·经济价值 | 第16-17页 |
·资源开发现状 | 第17-18页 |
2 猕猴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22页 |
·保护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 第18-19页 |
·遗传多样性的遗传学效应 | 第19-20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第20-22页 |
3 植物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22-24页 |
4 杂交渐渗的研究 | 第24-26页 |
5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31页 |
·分子标记 | 第26-31页 |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27页 |
·DNA分子标记的特点及应用 | 第27-30页 |
·SSR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等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 第30-31页 |
6 猕猴桃SSR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Ⅱ 材料与方法 | 第34-41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4-3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6-37页 |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DNA模板的浓度与质量的检测 | 第37页 |
·引物的选择 | 第37-38页 |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第38页 |
·PCR扩增 | 第3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8页 |
·银染染色 | 第38页 |
3 数据记录与分析 | 第38-41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39页 |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聚类分析 | 第40-41页 |
Ⅲ 结果与分析 | 第41-89页 |
1 猕猴桃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41-42页 |
2 猕猴桃自然居群的微卫星分析结果 | 第42-54页 |
·猕猴桃属物种在各位点上的扩增谱带 | 第42-45页 |
·猕猴桃属7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5-54页 |
·中华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5-46页 |
·美味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6页 |
·毛花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6-47页 |
·阔叶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48页 |
·金花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绵毛猕猴桃居群和京梨猕猴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9-54页 |
3 同域分布猕猴桃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4-61页 |
·同域分布猕猴桃物种的共有和特有等位基因 | 第54-57页 |
·同域分布猕猴桃居群间的遗传分化 | 第57-60页 |
·猕猴桃属植物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 | 第60-61页 |
4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物种在河南西峡(HX)和陕西商南(SS)居群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61-79页 |
·河南西峡(HX)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 第62-73页 |
·陕西商南(SS)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居群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 | 第73-79页 |
5 聚类分析 | 第79-89页 |
·基于Nei’s无偏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 | 第79-82页 |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聚类分析 | 第82-89页 |
·猕猴桃物种27个居群的STRUCTURE聚类分析 | 第82-84页 |
·猕猴桃两两物种间的聚类分析 | 第84-85页 |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物种间的个体聚类分析 | 第85-87页 |
·阔叶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物种间的个体聚类分析 | 第87-89页 |
Ⅳ 小结与讨论 | 第89-105页 |
1 DNA的质量与分子标记 | 第89页 |
2 猕猴桃自然居群的SSR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 第89-93页 |
·猕猴桃自然居群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89-91页 |
·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分化 | 第91-93页 |
3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复合体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93-101页 |
·两物种居群间的遗传分化 | 第94-96页 |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复合体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 第96-101页 |
4 阔叶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物种间基因渐渗的分析 | 第101-103页 |
5 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对猕猴桃种质资源保育策略的启示 | 第103-104页 |
6 杂交渐渗对猕猴桃种质资源保育策略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附录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