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冯店垮梁子滑坡基本特征与变形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6页 |
·近水平岩层滑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川中盆地红层地区地层特征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降雨对近水平岩层滑坡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流变学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离散元法在边坡评价中的应用 | 第16页 |
·冯店垮梁子滑坡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2章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5页 |
·气象水文 | 第19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地层岩性 | 第20-22页 |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22-23页 |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2-23页 |
·地震 | 第2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5页 |
·风化带特征 | 第23-24页 |
·含水层特征 | 第24页 |
·滑坡区地下水运移特征 | 第24-25页 |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变形历史 | 第25-68页 |
·滑坡的基本特征 | 第25-58页 |
·滑坡整体规模及分区 | 第25页 |
·滑坡边界特征及各区地貌特征 | 第25-38页 |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第38-45页 |
·滑带空间形态特征 | 第45页 |
·拉陷槽区岩土结构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 | 第45-53页 |
·力学试验成果分析 | 第53-57页 |
·膨胀性试验及岩石切片成果分析 | 第57-58页 |
·滑坡变形历史分析 | 第58-68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遥感图解译 | 第62-68页 |
第4章 垮梁子滑坡形成条件分析 | 第68-71页 |
·地质构造条件 | 第68-69页 |
·地层岩性条件 | 第69页 |
·滑坡区地形条件 | 第69页 |
·汇水区条件分析 | 第69-70页 |
·储水条件分析 | 第70-71页 |
第5章 垮梁子滑坡失稳机理分析 | 第71-98页 |
·暴雨条件下平推式滑动机理分析 | 第71-87页 |
·滑坡平推式滑动过程分析 | 第71-83页 |
·滑坡平推式滑动定量计算分析 | 第83-84页 |
·滑坡平推式滑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第84-87页 |
·平推式滑动模式触发因素分析 | 第87页 |
·日常阶段蠕滑变形机理分析 | 第87-98页 |
·监测数据分析 | 第87-93页 |
·垮梁子滑坡现阶段蠕滑情况下的稳定性分析 | 第93-96页 |
·蠕滑成因分析 | 第96-98页 |
第6章 垮梁子滑坡物理模拟 | 第98-109页 |
·物理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98-99页 |
·物理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99-103页 |
·试验设备 | 第99-100页 |
·剖面选取 | 第10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00-103页 |
·物理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03-109页 |
·物理模拟的过程和现象 | 第103-105页 |
·物理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5-108页 |
·物理模拟获得的主要认识 | 第108-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