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乘员计算机模型的建立及其保护措施的改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孕妇乘员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0-12页 |
·孕妇乘员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孕妇乘员保护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孕妇乘员保护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试验法 | 第12页 |
·计算机仿真法 | 第12-14页 |
·本文课题背景和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孕妇腹部的解剖结构及其损伤研究 | 第16-26页 |
·孕妇腹部解剖结构 | 第16-19页 |
·子宫 | 第16-18页 |
·胎盘 | 第18-19页 |
·子宫其余部分 | 第19页 |
·子宫的定位与连接 | 第19-22页 |
·骨盆的组成与分界 | 第19-21页 |
·子宫的位置 | 第21页 |
·子宫与人体的连接 | 第21-22页 |
·孕妇在汽车前碰撞中的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 第22-25页 |
·损伤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22页 |
·人体各部位在汽车前碰撞中的伤害极限 | 第22-23页 |
·胎儿的损伤机理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子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4页 |
·有限元基础知识 | 第26-29页 |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ANSYS概况 | 第28-29页 |
·子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子宫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子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子宫有限元材料的定义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孕妇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4-45页 |
·MADYMO R6.2.1 介绍 | 第34-35页 |
·MADYMO人体模型介绍 | 第35-37页 |
·MADYMO 5百分位女性乘员模型介绍 | 第36-37页 |
·孕妇模型的定位 | 第37-39页 |
·子宫模型在人体模型中的定位 | 第37-38页 |
·孕妇的坐姿 | 第38-39页 |
·孕妇模型质量的计算 | 第39页 |
·孕妇模型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39-42页 |
·FE模型及FE与Facet模型接触的定义 | 第40-41页 |
·孕妇模型接触的定义 | 第41页 |
·孕妇模型其他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41-42页 |
·孕妇腹部的验证 | 第42-44页 |
·刚性冲击器验证 | 第42-43页 |
·安全带负载验证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新型约束装置的设计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45-59页 |
·安全带的介绍 | 第45-46页 |
·安全带的分类 | 第45-46页 |
·安全带的结构 | 第46页 |
·新型约束装置的设计 | 第46-48页 |
·三点式片体安全带 | 第46-47页 |
·四点式片体安全带 | 第47-48页 |
·新片体安全带的工程实际探讨 | 第48页 |
·前碰撞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孕妇模型的定位 | 第48-49页 |
·前碰撞模型的接触定义 | 第49页 |
·不同约束装置在孕妇身上的定位 | 第49-50页 |
·前碰撞仿真对比分析 | 第50-58页 |
·不同约束装置在不同速度下孕妇的响应 | 第50-54页 |
·仿真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4-56页 |
·降低孕妇腹部受力的研究 | 第56-57页 |
·座椅摩擦力对子宫应变最大值的影响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