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一、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二、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五节 难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2-26页 |
一、准公共物品的界定 | 第22-24页 |
二、农村准公共物品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合作社理论 | 第26-27页 |
一、合作社的概念 | 第26页 |
二、合作社的原则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农村合作社的界定、与公司制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 第27-31页 |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界定 | 第27-29页 |
二、农村合作社与公司制企业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 第29-31页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一、俱乐部假说 | 第31页 |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33-48页 |
第一节 公共物品多种模式供给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一、产品性质的可变性 | 第33页 |
二、政府运行的成本 | 第33页 |
三、供给和生产具有可分离性 | 第33-34页 |
四、公共物品的非纯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一、免费与收费的效率比较 | 第35-36页 |
二、政府供给交易费用与私人供给交易费用的比较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准公共物品的农村合作社供给 | 第38-43页 |
一、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分析 | 第38-42页 |
二、哪些准公共物品可由农村合作社提供 | 第42-43页 |
第五节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现状分析 | 第43-48页 |
一、我国农村合作社建立的原因 | 第43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第43-45页 |
三、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 第48-61页 |
第一节 样本说明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缙云县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 第49-53页 |
一、缙云县景禾畜禽专业合作社 | 第49-51页 |
二、缙云县仙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第51-53页 |
第三节 该县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的主要内容 | 第53-55页 |
一、提供原材料供应服务 | 第53页 |
二、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 第53页 |
三、提供农机服务 | 第53-54页 |
四、提供农产品营销服务、农物品的加工和流通 | 第54页 |
五、提供金融服务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该县农村合作社供给准公共物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1页 |
一、农村合作社提供准公共物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5页 |
二、影响农村合作社准公共物品的供给因素 | 第55-61页 |
第五章 准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农村合作社的国际比较 | 第61-67页 |
第一节 美国农村合作社 | 第61-64页 |
一、美国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第62页 |
二、美国政府对农村合作社的支持 | 第62-63页 |
三、美国农村合作社提供的准公共物品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日本农协 | 第64-65页 |
一、日本农协的类型 | 第64-65页 |
二、日本政府对农协的支持 | 第65页 |
三、日本农协提供的准公共物品 | 第6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农村合作社的比较分析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 | 第67-75页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67-71页 |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7-69页 |
二、农村合作社目的与功能的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71-74页 |
一、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宏观环境 | 第71-72页 |
二、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自身建设 | 第72-7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A | 第78-87页 |
附录 B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