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目录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文中所引部分缩略语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第一章 微卫星改变与肿瘤发生 | 第14-36页 |
1 微卫星 | 第15-17页 |
·概念 | 第15页 |
·微卫星的特点 | 第15-16页 |
·数目巨大、种类多、分布广 | 第15页 |
·多态性高 | 第15页 |
·稳定性好、突变率低 | 第15-16页 |
·微卫星DNA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 第16页 |
·序列短、检测方便 | 第16页 |
·微卫星的应用 | 第16-17页 |
2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 第17-18页 |
·概念 | 第17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类型 | 第17-18页 |
·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 第18页 |
3 DNA错配修复系统及其相关基因 | 第18-21页 |
·DNA错配修复系统的概念 | 第18-19页 |
·DNA错配修复系统相关基因 | 第19页 |
·错配修复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MSI的肿瘤发生机制 | 第20-21页 |
4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与设计 | 第21-22页 |
·微卫星标记的选择 | 第21-22页 |
·微卫星序列的获取 | 第21页 |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 | 第21-22页 |
·标本选择 | 第22页 |
·微卫星标记方法 | 第22页 |
5 微卫星改变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机理 | 第22-24页 |
6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恶性肿瘤 | 第24-29页 |
·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24-26页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26页 |
·白血病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 第26-27页 |
·其它肿瘤 | 第27-29页 |
·对鸡马立克肿瘤发生后2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变化的研究 | 第29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36-63页 |
第二章 某鸡场散发马立克肿瘤的诊断 | 第36-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临床观察 | 第36页 |
·尸体剖检 | 第36页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临床症状 | 第36-37页 |
·剖检变化 | 第37页 |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37-38页 |
·肝 | 第37页 |
·心肌 | 第37页 |
·肾脏 | 第37-38页 |
·本次发病的诊断结果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马立克的发病概况 | 第39页 |
·内脏型马立克的诊断方法 | 第39页 |
·与其它几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鸡马立克肿瘤发生后2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变化的研究 | 第43-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样品采集 | 第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试验仪器 | 第44-4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5-51页 |
·基因组DNA的抽提 | 第45页 |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及引物合成 | 第45-50页 |
·PCR扩增 | 第50页 |
·琼脂糖电泳检测 | 第50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0-51页 |
·银染检测 | 第51页 |
·结果判断标准 | 第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琼脂糖初步筛选结果 | 第51-5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52-54页 |
·电泳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2号染色体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54页 |
·2号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LOH) | 第54-55页 |
·出现微卫星变化的不同位点的LOH及MSI发生率比较 | 第55页 |
·不同鸡只出现MSI变化的位点情况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不同鸡只出现LOH变化的位点情况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1页 |
·微卫星标记实验条件分析 | 第57-58页 |
·鸡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57页 |
·PCR扩增的反应体系 | 第57页 |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7-58页 |
·微卫星变化可以作为鸡马立克肿瘤分子诊断的手段 | 第58页 |
·鸡马立克肿瘤基因组上微卫星位点发生变化的几率较高 | 第58-59页 |
·研究鸡马立克肿瘤基因组上微卫星变化的意义 | 第59-61页 |
·有助于揭示MDV感染宿主后的致瘤机理 | 第59-60页 |
·对MD抗性育种有辅助作用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全文小结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