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智能检测方法及程序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3页 |
·选题的科学依据 | 第8-1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电火花加工及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电火花放电状态检测的研究和现状 | 第12-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微细电火花采样点放电状态模块构建 | 第23-32页 |
·模糊逻辑理论 | 第23-28页 |
·论域、语言变量、语言变量值和语言规则 | 第24页 |
·隶属度函数、模糊集、模糊逻辑和规则库 | 第24-26页 |
·模糊量化 | 第26页 |
·推理机 | 第26-27页 |
·反模糊化 | 第27-28页 |
·采样点放电状态模块构建 | 第28-32页 |
·隶属度函数的确立和分类准则 | 第28-29页 |
·模糊逻辑规则 | 第29-32页 |
3 微细电火花采样点放电状态分类模块的构建 | 第32-35页 |
·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结构 | 第32-33页 |
·LVQ学习规则 | 第33-34页 |
·微细电火花采样点放电状态分类模块 | 第34-35页 |
4 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判别模块构建 | 第35-39页 |
·放电状态模糊判别隶属度函数的构建 | 第35-38页 |
·模糊规则及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5 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智能检测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52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39-40页 |
·模糊判别子程序 | 第40-41页 |
·程序的运行 | 第41-52页 |
·程序运行第一个模块 | 第42-43页 |
·程序第二模块 | 第43-44页 |
·第三模块 | 第44-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A 程序全文及说明 | 第5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