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6页 |
| ·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 第8-9页 |
| ·创新社会的建构需要具有问题意识的公民 | 第8页 |
| ·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培养问题意识 | 第8-9页 |
| ·化学课程改革呼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第9页 |
| ·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4页 |
| ·问题意识内涵的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 ·问题意识的结构以及衡量学生问题意识强弱的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1页 |
| ·学生问题意识强弱现状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研究 | 第12-13页 |
|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的研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第14-15页 |
|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15页 |
| ·有利于深化问题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第15-16页 |
| 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课题研究的教育学基础 | 第16-17页 |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6页 |
|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6-17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 第17-18页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 ·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理论 | 第18页 |
| 3 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本体研究 | 第18-24页 |
| ·化学问题意识的相关界定 | 第18-20页 |
| ·化学问题意识结构的建构 | 第20-24页 |
| 4 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强弱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49页 |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研究工具及分析 | 第25-29页 |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49页 |
| ·学生的原动力水平与化学问题意识 | 第30-38页 |
| ·学生的调节水平与化学问题意识 | 第38-43页 |
| ·学生的化学认知水平与化学问题意识 | 第43-49页 |
| 5 影响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 ·学生的探究欲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动力 | 第49-50页 |
|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 第50页 |
| ·优良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条件 | 第50-51页 |
| ·必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增强化学问题意识的基础 | 第51-52页 |
|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提高问题意识的保障 | 第52-53页 |
| 6 提高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 第53-71页 |
|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想“问” | 第53-55页 |
|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可“问” | 第55-58页 |
|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 第58-60页 |
|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要“问” | 第60-66页 |
| ·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会“问” | 第66-7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 | 第76-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制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和参编书籍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