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和帕金森病 | 第11-14页 |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引起PD的证据 | 第11-12页 |
·PD中复合物Ⅰ抑制引起黑质特异性损伤的原因 | 第12页 |
·复合物Ⅰ抑制与PD患病机制探讨 | 第12-14页 |
·帕金森病的鱼藤酮模型 | 第14-16页 |
·帕金森病的鱼藤酮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页 |
·鱼藤酮对多巴胺能细胞的毒性作用原理 | 第15-16页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DA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 | 第17页 |
·单胺氧化酶(MAO-B)抑制剂 | 第17页 |
·EAA受体拮抗剂 | 第17页 |
·其它 | 第17-18页 |
·抗氧化剂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 第18-19页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草药成分分离和富集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大孔树脂吸附原理 | 第19-20页 |
·影响吸附树脂吸附作用的因素 | 第20页 |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菟丝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本草考证 | 第22-23页 |
·菟丝子的化学成分 | 第23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3页 |
·甾醇类化合物 | 第23页 |
·其它类 | 第23页 |
·菟丝子的药理作用 | 第23-25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4页 |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第24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24-25页 |
·神经营养因子样作用 | 第25页 |
·结语 | 第25页 |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2 菟丝子黄酮类组分的纯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32-41页 |
·材料及设备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CF的制备 | 第32-33页 |
·CF的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PC12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 第34页 |
·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 第34页 |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34页 |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第34-35页 |
·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第35页 |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比例 | 第3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8页 |
·H_2O_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 第35-36页 |
·CF对H_2O_2损伤PC12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CF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 第37页 |
·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细胞核形态学改变 | 第37-38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比例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3 鱼藤酮对SH-SY5Y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41-53页 |
·材料及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SH-SY5Y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 第42页 |
·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 第42页 |
·鱼藤酮对SH-SY5Y细胞的损伤 | 第42-43页 |
·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 | 第43页 |
·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Bcl-2和Bax蛋白 | 第43页 |
·流式细胞仪测定SH-SY5Y细胞内ROS含量 | 第43页 |
·流式细胞仪测定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 | 第43-44页 |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 第44页 |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释放 | 第4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4页 |
·结果 | 第44-50页 |
·鱼藤酮引起SH-SY5Y细胞损伤的时间和剂量关系 | 第44-45页 |
·AV-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 | 第45-47页 |
·鱼藤酮对Bcl-2家族蛋白的影响 | 第47页 |
·鱼藤酮引起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降低 | 第47页 |
·鱼藤酮引起SH-SY5Y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升高 | 第47-49页 |
·鱼藤酮降低SH-SY5Y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 | 第49页 |
·鱼藤酮促进SH-SY5Y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4 菟丝子提取物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53-66页 |
·材料及设备 | 第53-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SH-SY5Y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 第54-55页 |
·CF对H_2O_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 | 第55页 |
·CF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 | 第55页 |
·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测定SH-SY5Y细胞内的ROS含量 | 第55-56页 |
·线粒体膜电位分析 | 第56页 |
·AV-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比率 | 第56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 | 第56页 |
·GSH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62页 |
·菟丝子黄酮类提取物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57页 |
·CF抑制了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的ROS水平的升高 | 第57-58页 |
·菟丝子提取物抑制鱼藤酮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 | 第58-59页 |
·CF抑制了鱼藤酮诱导的Bcl-2蛋白水平的降低 | 第59页 |
·CF抑制了鱼藤酮诱导的GSH水平的降低 | 第59-61页 |
·CF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1页 |
·CF对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