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引言 | 第5-6页 |
1. 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 第6-7页 |
·研究现状 | 第6-7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6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6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6-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 | 第7页 |
·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因“性”施教 | 第7页 |
·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 | 第7页 |
2. 对数学能力结构的理论剖析 | 第7-10页 |
·国内外观点概述 | 第8页 |
·笔者观点 | 第8-10页 |
·数学观的养成 | 第8页 |
·数学学习能力 | 第8-9页 |
·数学应用能力 | 第9页 |
·数学交流能力 | 第9-10页 |
3. 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做法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基本思想 | 第10-11页 |
·具体做法 | 第11页 |
·高等数学考试成绩 | 第11页 |
·数学建模获奖情况分析 | 第11页 |
·高数能力测试题 | 第11页 |
·随机访谈 | 第11页 |
·数据处理 | 第11页 |
4. 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11-13页 |
·数学成绩统计分析 | 第11-12页 |
·统计结果 | 第11-12页 |
·结果分析 | 第12页 |
·数学建模获奖情况分析 | 第12页 |
·统计结果 | 第12页 |
·结果分析 | 第12页 |
·数学能力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 | 第12-13页 |
·题目及说明 | 第12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12-13页 |
·随机访谈结果和分析 | 第13页 |
5. 对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理论归因分析 | 第13-15页 |
·生理因素是产生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客观原因 | 第13页 |
·非智力因素是形成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内在机制 | 第13-14页 |
·成就动机 | 第13-14页 |
·兴趣 | 第14页 |
·性格 | 第14页 |
·社会环境因素对数学能力性别差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性别刻板印象 | 第14页 |
·学校教育 | 第14-15页 |
6. 缩小数学能力性别差异的建议 | 第15-16页 |
·树立正确的男女性别观 | 第15页 |
·利用非智力因素改善男女两性的心理条件 | 第15页 |
·改善教育环境实施性别差异教育 | 第15-16页 |
·用差异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 第15-16页 |
·实施两性互补教育 | 第16页 |
7 结论 | 第16-17页 |
英文摘要 | 第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