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国内外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国内外回采工作面支护系统现状 | 第10-11页 |
| ·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 综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关系 | 第14-28页 |
| ·采煤工作面周围的支承压力及其分布 | 第14-16页 |
| ·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研究 | 第16-24页 |
| ·采场支架与围岩体系的刚度 | 第16-20页 |
| ·采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 | 第20-22页 |
| ·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关系 | 第22-23页 |
| ·采场直接顶对支架与围岩关系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分析 | 第24-28页 |
|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与分层开采和大采高开采的区别 | 第24-25页 |
| ·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 | 第25-28页 |
| 3 综采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因素分析 | 第28-41页 |
|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 | 第28-33页 |
| ·综采工作面系统的组成 | 第28页 |
| ·液压支架系统 | 第28-29页 |
| ·液压支架的作用与特点 | 第29-30页 |
| ·液压支架工况分析 | 第30-31页 |
| ·影响液压支架选择的因素 | 第31-33页 |
| ·影响综采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 第33-41页 |
| ·概述 | 第33-35页 |
| ·开采参数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液压支架工作状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管理因素 | 第38-41页 |
| 4 综采工作面支护可靠性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41-47页 |
| ·极限状态方程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 ·工作面支护设计可靠性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支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4-47页 |
| 5 基于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综采(放)工作面可靠性研究 | 第47-59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有关理论 | 第47-52页 |
| ·概论 | 第47-48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第48-49页 |
| ·多层前馈网络的分类原理 | 第49-50页 |
| ·反向传播学习算法 | 第50-52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综采(放)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52-57页 |
| ·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52-5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 ·模型的计算和果分析 | 第54-57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综采(放)工作面支护系统可靠性预测 | 第57-5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