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近岸海域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 0.前言 | 第1-12页 |
| 1.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 ·渤海近岸适用的主要海水淡化方法 | 第12-14页 |
| ·蒸馏法 | 第12-13页 |
| ·反渗透法 | 第13-14页 |
|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的特殊性 | 第14-19页 |
| ·海水反渗透膜及组件 | 第14-16页 |
| ·反渗透预处理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 ·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工艺的现状 | 第17-19页 |
| ·预处理工艺选择 | 第19-30页 |
| ·强化混凝工艺 | 第20-23页 |
| ·混凝过程和机理 | 第20-21页 |
| ·三价铁盐在海水中的絮凝作用 | 第21-22页 |
| ·海水中有机物及活性微生物对混凝的干扰 | 第22-23页 |
| ·强化混凝及其作用 | 第23页 |
| ·预氧化剂及起作用 | 第23-25页 |
| ·过滤 | 第25-26页 |
| ·过滤机理及分类 | 第25页 |
| ·混凝过滤 | 第25-26页 |
| ·超滤 | 第26-30页 |
| ·超滤过程 | 第26-27页 |
| ·超滤作为反渗透前处理的工艺 | 第27-28页 |
| ·超滤膜污染 | 第28-30页 |
| 2.预氧化混凝过程的研究 | 第30-45页 |
| ·试验海水水质 | 第30页 |
| ·试验及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试验及分析仪器 | 第30-31页 |
| ·试验药剂 | 第31页 |
| ·分析监测项目和方法 | 第31页 |
| ·试验条件控制 | 第31-3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45页 |
| ·混凝剂FeCl_3的除浊除藻效果 | 第32-36页 |
| ·FeCl_3的除浊效果 | 第32-35页 |
| ·FeCl_3的除藻效果 | 第35页 |
| ·FeCl_3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35-36页 |
| ·高铁酸钾预氧化除藻 | 第36-37页 |
| ·高铁酸钾与FeCl_3联合使用效果 | 第37-41页 |
| ·高铁酸钾与FeCl_3联合对除藻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强化混凝降低浊度的效果 | 第39-41页 |
| ·高铁酸盐强化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第41页 |
| ·高铁酸钾、高锰酸钾与次氯酸钠的预氧化性能比较 | 第41-45页 |
| 3.超滤过程预处理海水研究 | 第45-59页 |
| ·试验及测试 | 第45-48页 |
| ·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45-47页 |
| ·试验内容 | 第47页 |
| ·实验过程及操作 | 第47-48页 |
| ·砂滤装置 | 第47页 |
| ·超滤装置 | 第47-48页 |
| ·水质检测仪器 | 第48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 ·介质过滤效果 | 第48-50页 |
| ·超滤过程的过滤效果 | 第50-51页 |
| ·超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 第50-51页 |
| ·超滤对SDI的影响 | 第51页 |
| ·超滤过程对COD的影响 | 第51页 |
| ·超滤过程中膜通量变化 | 第51-59页 |
| ·工作周期对超滤膜通量变化的影响 | 第52-54页 |
| ·超滤浓水流量对超滤膜通量变化的影响 | 第54-57页 |
| ·起始透过速率对超滤膜通量变化的影响 | 第57页 |
| ·反冲洗对超滤膜通量变化的影响 | 第57-59页 |
| 4.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