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实验研究 | 第9-17页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第9页 |
(一) 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9页 |
(二) 实验仪器 | 第9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9-11页 |
(一)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9页 |
(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复制 | 第9-10页 |
(三) 用药治疗 | 第10-11页 |
三、样本采集 | 第11-16页 |
(一) 血液流变学检测 | 第11页 |
(二) 肺组织标本处理及HE 染色 | 第11-12页 |
(三) 免疫组化(ABC 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 表达 | 第12-13页 |
(四) 肺组织匀浆测IL-4、IFN-Γ含量 | 第13页 |
(五) 总RNA 提取 | 第13页 |
(六) 探针标记与杂交 | 第13-16页 |
四、统计学处理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35页 |
一、一般表现 | 第17-19页 |
二、肺组织外观 | 第19页 |
三、光镜下表现 | 第19-20页 |
四、细胞因子 | 第20-22页 |
五、血液流变学 | 第22-25页 |
六、NF-ΚB 免疫组化结果 | 第25-26页 |
七、表达谱芯片数据结果 | 第26-35页 |
讨论 | 第35-63页 |
一、COPD 造模机制 | 第35-37页 |
(一) 烟雾熏吸法 | 第35页 |
(二) 呼吸道感染法 | 第35页 |
(三) 二氧化硫熏吸法 | 第35页 |
(四) 气管内刺激法 | 第35-36页 |
(五) 常压缺氧法 | 第36-37页 |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第37-38页 |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体重的关系 | 第38页 |
四、祖国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 第38-50页 |
(一) 病因 | 第39页 |
(二) 病机 | 第39-42页 |
(三) 辨证分型 | 第42-50页 |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改变 | 第50-53页 |
(一)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意义 | 第50-51页 |
(二) COPD 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原因 | 第51-52页 |
(三) 治疗 | 第52-53页 |
六、COPD 与TH1/TH2失衡 | 第53-56页 |
七、核因子ΚB | 第56-59页 |
(一) NF-ΚB 的功能 | 第56页 |
(二) NF-ΚB 与疾病的关系 | 第56-57页 |
(三) NF-ΚB 与COPD | 第57-59页 |
八、COPD 的差异表达基因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综述 | 第75-81页 |
附录 | 第81-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详细摘要 | 第89-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