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VoIP 应用简介及现状 | 第8-9页 |
| ·VoIP 应用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VoIP 应用发展中的问题 | 第10-11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及作者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VoIP 技术体系分析 | 第14-32页 |
| ·VoIP 概述 | 第14-17页 |
| ·VoIP 系统基本结构 | 第14-16页 |
| ·语音-数据转换 | 第15页 |
| ·原数据到IP 转换 | 第15页 |
| ·传送 | 第15页 |
| ·IP 包-数据的转换 | 第15-16页 |
| ·数字语音转换为模拟语音 | 第16页 |
| ·VoIP 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 ·信令技术 | 第16页 |
| ·编码技术 | 第16-17页 |
| ·实时传输技术 | 第17页 |
| ·QoS 保障技术 | 第17页 |
| ·网络传输技术 | 第17页 |
| ·VoIP 信令协议分析 | 第17-26页 |
| ·SIP 协议 | 第18-23页 |
| ·SIP 背景和功能 | 第18页 |
| ·SIP 网络元素 | 第18-19页 |
| ·SIP 协议实现机制 | 第19-20页 |
| ·SIP 消息的组成 | 第20-21页 |
| ·SIP 消息头域简介 | 第21-23页 |
| ·H.323 协议 | 第23-25页 |
| ·H.323 协议简介 | 第23-24页 |
| ·H.323 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24-25页 |
| ·H.323 的通道 | 第25页 |
| ·两种信令协议比较 | 第25-26页 |
| ·媒体传输协议分析 | 第26-32页 |
| ·SDP 协议 | 第26-28页 |
| ·功能概述 | 第26-27页 |
| ·SDP 格式 | 第27-28页 |
| ·RTP 实时传输协议 | 第28页 |
| ·RTCP 传输控制协议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NAT 防火墙技术分析 | 第32-42页 |
| ·NAT 防火墙概述 | 第32-34页 |
| ·私网的概念与NAT 技术的产生 | 第32页 |
| ·NAT 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 ·NAT 的几种应用 | 第33-34页 |
| ·内部地址翻译(Translation inside local address) | 第33页 |
| ·内部全局地址复用(overloading inside glogal address) | 第33页 |
| ·TCP 负载重分配(TCP load distributing) | 第33页 |
| ·处理重叠网络 | 第33-34页 |
| ·NAT 防火墙分类 | 第34-38页 |
| ·传统NAT(Traditional NAT) | 第34-37页 |
| ·基本NAT | 第34-37页 |
| ·NAPT | 第37页 |
| ·双向NAT(Bi-directional NAT,Two-Way NAT) | 第37页 |
| ·两次NAT(Twice NAT) | 第37-38页 |
| ·多宿主NAT(Multihomed NAT) | 第38页 |
| ·NAT 防火墙对VoIP 应用的影响 | 第38-42页 |
| ·VoIP 中信令通信问题 | 第39-40页 |
| ·VoIP 中媒体流通信问题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VoIP 穿越 NAT 技术分析与比较 | 第42-50页 |
| ·NAT/ALG 方式 | 第42-43页 |
| ·MIDCOM 方式 | 第43-44页 |
| ·STUN 方式 | 第44-46页 |
| ·TURN 方式 | 第46-47页 |
| ·FullProxy 方式 | 第47-48页 |
| ·解决方案比较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改进的 VoIP 穿越 NAT 方案研究 | 第50-60页 |
| ·设计思路 | 第50页 |
| ·方案原理 | 第50-53页 |
| ·算法流程 | 第50-51页 |
| ·信令格式 | 第51-52页 |
| ·应用模型 | 第52-53页 |
| ·工作流程 | 第53-59页 |
| ·地址收集过程 | 第53-54页 |
| ·连通性测试 | 第54-59页 |
| ·non-symmetric NAT | 第54-55页 |
| ·一方为symmetric NAT | 第55-57页 |
| ·双方为symmetric NAT | 第57-59页 |
| ·改进方案与现有方案比较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