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变态反应性及中毒性皮肤病论文--荨麻疹论文

玉屏抗敏煎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卫表不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引言第14-15页
1 临床资料第15-16页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第15页
    1.2 西医诊断标准第15页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第15页
    1.4 病例纳入标准第15页
    1.5 病例排除标准第15页
    1.6 病例剔除标准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9页
    2.1 样本量估计第16页
    2.2 治疗方案第16-17页
        2.2.1 中西药治疗组第16页
        2.2.2 中药对照组第16页
        2.2.3 西药对照组第16页
        2.2.4 疗程第16页
        2.2.5 随访第16页
        2.2.6 注意事项第16-17页
    2.3 评价指标第17-18页
        2.3.1 慢性荨麻疹症状体征评分第17页
        2.3.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第17-18页
    2.4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第18-19页
        2.4.1 疗效第18-19页
        2.4.2 复发情况第19页
        2.4.3 不良反应评价第19页
    2.5 统计方法第19页
3 研究结果第19-27页
    3.1 资料分析第19-21页
        3.1.1 三组性别分布情况第19-20页
        3.1.2 三组年龄分布情况第20页
        3.1.3 三组病程比较第20页
        3.1.4 三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第20-2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3.2.1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症状总积分情况第21-22页
        3.2.2 三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各项积分比较第22-24页
        3.2.3 三组总有效率情况第24-25页
        3.2.4 三组治愈率情况第25页
        3.2.5 三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情况第25-26页
        3.2.6 复发情况第26页
        3.2.7 不良反应情况第26-27页
        3.2.8 病例脱落情况第27页
4 讨论第27-46页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第27-29页
        4.1.1 发病机制第27页
        4.1.2 荨麻疹的现代治疗第27-29页
    4.2 中医对瘾疹的概述第29-34页
        4.2.1 中医病名第29页
        4.2.2 中医病因病机第29页
        4.2.3 中医内治法第29-31页
        4.2.4 中医外治法第31页
        4.2.5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第31-33页
        4.2.6 中医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实验研究第33-34页
    4.3 前期研究第34-40页
        4.3.1 纳入标准第34页
        4.3.2 排除标准第34-35页
        4.3.3 流程第35页
        4.3.4 结果第35-39页
        4.3.5 结论第39-40页
    4.4 玉屏抗敏煎的简述第40-41页
    4.5 玉屏抗敏煎的组方分析第41-44页
    4.6 临床研究统计结果分析第44-46页
        4.6.1 一般临床资料第44页
        4.6.2 三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症状总积分比较第44-45页
        4.6.3 三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各项积分比较第45页
        4.6.4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第45页
        4.6.5 三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比较第45页
        4.6.6 三组患者安全性评价第45页
        4.6.7 三组患者复发率比较第45-46页
5 结论第46页
6 不足与展望第46-48页
    6.1 本研究的不足第46页
    6.2 本研究的展望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1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经典方剂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第53-58页
附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库县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发生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山桐子种子萌发特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