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驰名商标淡化概述 | 第11-27页 |
第一节 驰名商标概述 | 第11-17页 |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驰名商标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和认定主体 | 第13-15页 |
四、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含义及性质 | 第17-20页 |
一、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二、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 | 第18-20页 |
第三节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20-27页 |
一、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0-24页 |
二、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其他表现形式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立法介绍 | 第27-39页 |
第一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一、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二、从混淆理论到联想理论到反淡化理论 | 第28-33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介绍 | 第33-39页 |
一、美国反淡化立法与实践 | 第33-36页 |
二、德国的反淡化立法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 第39-44页 |
第一节 域名与商标 | 第39-40页 |
一、域名 | 第39页 |
二、域名与商标的关系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 第40-44页 |
一、网络环境下的驰名商标淡化行为 | 第40-42页 |
二、网络环境下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相关立法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44-48页 |
一、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 | 第44-46页 |
二、现行商标法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不足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48-53页 |
一、商标立法中应界定淡化行为的概念 | 第48页 |
二、商标立法中应明确商标淡化的表现形式 | 第48-49页 |
三、商标立法中建立驰名商标认定前置程序 | 第49页 |
四、商标立法中对判定发生淡化行为的标准应采可能淡化说 | 第49-50页 |
五、商标立法中应规定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特殊救济方式 | 第50-51页 |
六、商标立法中应规定淡化行为的例外 | 第51页 |
七、商标立法中应规定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