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赤道仪自动寻星系统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目录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寻星装置综述第7-9页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特点第7-8页
     ·架台的分类和特点第8-9页
   ·国内外自动寻星装置综述第9-10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0-11页
第二章 寻星仪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1-20页
   ·天球和天球上的基本圈点第11-12页
   ·地平坐标系第12-13页
   ·赤道坐标系第13-15页
     ·第一赤道坐标系第13-14页
     ·第二赤道坐标系第14-15页
   ·各种坐标系间的关系第15-16页
     ·第一赤道和第二赤道坐标系间的关系第15页
     ·经度与时角的关系第15-16页
   ·相关天文数值的计算第16-18页
     ·儒略日的计算第16页
     ·本地恒星时的计算第16-17页
     ·时角HA的计算第17页
     ·时角和赤纬与水平方位角和垂直方位角的换算第17页
     ·时间的计量第17-18页
   ·星等和星体的命名第18-20页
第三章 自动寻星技术方案第20-23页
   ·总体结构第20-21页
   ·恒星的自动跟踪第21页
   ·恒星的自动寻星第21-23页
     ·PC机控制第21页
     ·操作盒控制第21-22页
     ·PC机控制和操作盒控制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寻星系统第23-49页
   ·系统框图第23页
   ·硬件设计第23-31页
     ·单片机基本电路第23-25页
     ·键盘电路设计第25-26页
     ·显示电路设计第26-28页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第28-29页
     ·串口电路设计第29-31页
   ·软件设计第31-42页
     ·单片机系统程序设计第31-36页
     ·PC机程序设计第36-4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控制盒程序的烧录第42-44页
     ·系统实物图第44-45页
     ·系统功能描述第45-46页
     ·控制盒寻星操作第46页
     ·PC机寻星操作第46-47页
     ·电机跟踪波形第47-49页
第五章 基于ARM的自动寻星系统第49-62页
   ·系统框图第49页
   ·硬件设计第49-52页
     ·处理器S3C44B0X介绍第50页
     ·键盘电路设计第50-51页
     ·电机接口设计第51-52页
   ·系统软件设计第52-57页
     ·应用程序的程序框架第53页
     ·键盘扫描程序第53-55页
     ·电机驱动程序第55-56页
     ·EMGUI编程实现第56-5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系统介绍第57-58页
     ·误差分析第58-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5页
   ·总结第62页
     ·基于单片机的赤道仪寻星系统第62页
     ·基于ARM的赤道仪寻星系统第62页
   ·展望第62-65页
     ·基于单片机的赤道仪寻星系统第63-64页
     ·基于ARM的赤道仪寻星系统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个人简历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道地黄连的生理形态及细胞遗传研究
下一篇:营口市道路交通安全预防体系研究